廉政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工程更给力
廉政建设创新成果转化工程更给力
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地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创新举措也异彩纷呈,新举措不断出现。就是这些新举措、新成果给我们一些地方的党风廉政建设添注了许多新的活力,有的在全国得到了推广。我们说,如果将全国各地党风廉政建设创新成果都能及时转化为实实在在行动和功效的话,那么,我们的廉政建设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只有创新,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才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世也、时也,时也、势也。时代不同了,经济发展了,世道、世风也会因之而变化,继而廉政建设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党风廉政建设也会出现新特点,腐败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反腐倡廉的手段也要及时发生变化,否则,刻舟求剑的典故就会重演,遗笑不谈,还会给党和人民造成极大的损失。只有不断创新廉政的形式,我们才能针对不同腐败形式,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理。
创新一定要适合各地的特色,因地制宜,有特色的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创新。我们说要不断创新,但不是纸上谈兵,而应该根据各地实际,针对不同领域和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进行创新。否则,就会产生一种混乱的现象,即,仅仅能产生轰动效应,让人一时觉得新鲜无比,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在对付腐败分子时,却成了“银样蜡枪头”,不中用。那样的创新,与其说是创新,还不如说是在瞎折腾。
有了创新成果,我们不能只是做给上级领导看,而应该及时将其进行转化,变成工作中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再好的东西,如果不能产生实际效益就是没有的东西。我们经过许多论证、实践,总结许多教训和经验,才创新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更应该发挥其作用,让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发挥其它举措不具备的功效。
如果只是将这些创新成果当成一项好看的“玩艺”,锁在箱子里,当成一项“展品”。有人参观时,拿出来展示一下,领导亲临时,拿出来呈现一下。把创新成果当成了“稀罕物”锁在“柜子”里,甚至作为政绩的展示,那就已经完全丧失了创新的意义。
因此,党风廉政建设的创新成果只有及时转化为实际行动和举措,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动力,这才符合我们创新的本意,也会让党风廉政建设更给力!(管荣保)
来源: 新华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