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招商”该当休矣
“重金招商”该当休矣
温国鹏
温国鹏
浙江商人姜大成协助江苏沭阳招商引资,沭阳政府红头文件承诺,引资人将获投资1%作为奖励。但招商后,姜大成仅获奖励30万元,与文件规定的400万元相差甚远,因此将沭阳政府告上法庭。他反复提到,“政府说话不能不算数,那明明是印在政府红头文件上的。”(据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
国务院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的消息刚刚公布,沭阳政府就被公民揪住不诚信的小辫子穷追猛打,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难怪会引发这么多人的围观。而以笔者之见,姜大成拿着沭阳政府的红头文件“有图有真相”地隔空叫板,与其说是在拷问政府的诚信,不如说是在揭开地方政府重金悬赏招商的暗疮,让公众借机一睹这项政策的弊端。
长期以来,很多地方政府都在招商引资问题上笃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且堂而皇之“贴出悬赏公告”,制定种种奖励措施。这种极端做法,其实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合理性与公正性的质疑。但是,出于对GDP增长的渴望,公众理性的声音始终被地方政府的狂热所掩盖。为进一步刺激眼球,一些地方还你追我赶、相互攀比,不惜以政府公信力为担保,一次次提高招商引资的悬赏额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承受底线。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沭阳政府的赖账行为,恰恰反证了当初自己在确定悬赏标准时的盲目与不冷静,更暴露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陷入盲目攀比的悬赏误区。这种畸形的重金悬赏,犹如是一颗暗疮,只不过被招商引资所带来的现实收益掩盖了而已。但是,姜大成与沭阳政府的这场官司,无疑在众目睽睽之下,挑破了这颗暗疮,让公众亲眼见证它已经恶化到了何种程度。
眼下,虽然终审判决以姜大成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只起到“提供信息,陪同考察”的作用为由,驳回了他的“400万元”上诉请求,但无论如何,沐阳政府还是输掉了“面子”。可以想见,此案之后,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势必受损,甚至可能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进而影响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前车之鉴,当引以为戒。姜大成的举动,固然令沐阳政府尴尬,但需要从中吸取教训的,并不仅此一家。希望这起风波,能引起各地方政府的足够警惕与深刻反思,并借此刹住重金悬赏的招商引资方式。 来源:《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