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闻过则喜”是一面镜子
习仲勋“闻过则喜”是一面镜子
近日,在《北京日报》上拜读了一篇关于习仲勋的短文。文章说的是1978年9月25日,广东惠州地区检察院麦子灿给时任省委第二书记习仲勋写了一封批评信的事情。
在这封1500字的来信中,从头彻尾充满着“批评”味道。以“火药味”开头,以“激将法”结尾,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尖锐、尖刻、尖酸味道。读罢这封信,我们在为麦子灿“揭龙鳞逆圣听”的勇气感到欣赏外,更为习仲勋书记勇于倾听逆耳之言的雅量所钦佩折服。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纵观历史,我国封建王朝所出现的汉武盛世、开唐盛世、康乾盛世等都与当时君主的开明纳谏,有一个相对宽松民主的社会环境有关。尤其是开唐盛世时期,唐太宗与魏征更是以从谏如流直言进谏的典范而成为流传至今的千古美谈。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对世界发展进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下,一些领导干部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面对下级的阿谀奉承话、溜须拍马话,群众的好听话、赞扬话倒是乐于接受。面对领导的批评也能“违心”接受,但对群众的批评就会觉得特别刺耳,脾气犹如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面对群众的逆耳忠言、苦口良药,顿时龙颜大怒,不是咆哮就是质疑你在为谁说话,更有甚者进行跨省追捕打击报复。在当今民主“井喷”时代,出现上述防民之口的不和谐言行,着实令人感慨和遗憾,令某些领导干部惭愧和汗颜。如果大家都你好我好大家好,奉行一团和气,听不到争鸣、异议和批评声音,领导干部就会被好听话、赞扬话所淹没而迷失方向,丧失立场,贻误判断,丢失执政之基。如此祖国形势一片大好,当引起党政干部的重视、警醒和深思。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力武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能可贵的是闻过则喜,知错就改。习仲勋同志面对批评,不仅诚恳地加以接受,还表扬这封批评信写的好,并委托省委书记刘田夫同麦子灿面谈,切实解决信中所反映的问题。习仲勋书记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是一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位领导干部借鉴学习。做为领导干部要善于接受批评,积极营造讲真话的社会氛围。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让群众愿意讲真话,敢于直言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为我们做出科学民主决策倾听民声,汇集民智。面对群众批评,要有倾听逆耳之言的气度,采纳美芹之献的智慧,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唯有如此,才能凝民心、聚民气,值得群众信赖,深得群众拥护和爱戴。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广开言路,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集思广益,虚心接受批评彰显执政智慧,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胜利前行。(网友:武西奇)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