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大丰市纪委以创新为驱动力 推进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

大丰市纪委以创新为驱动力
推进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

     大丰市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盐城市纪委2009-2011年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规划及考核细则的要求,坚持实践创新、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以创新为驱动力,夯实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基础,推进信访工作规范化建设。三年来,我们为本级提供案件线索426条,成案143件,被上级和有关部门采用信访信息、推广经验做法296条,我市呈现出信访总量低位运行,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异常访得到有效控减的“一低四控”良好局面,信访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创新信访制度,保障社会稳定
    我们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方式方法的同时,主动跳出传统思维局限,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探索出不少好的信访制度,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信访维稳体系,有力保障了社会稳定。
    1、突出风险防范,确保权力规范运行。我们制订了《关于建立重大事项信访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出台前,各主管部门或实施部门应广泛征求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科学评估其合法性、合理性,充分考虑是否反映绝大多数群众的意愿,是否会引发信访矛盾,是否会影响社会稳定。三年来,我市已实施信访风险评估20余次,有效防止了因决策不当影响社会稳定。
   2、突出化解稳控,强化信访责任追究。一是矛盾拉网排查制。定期排查越级访、集体访、异常访苗头,梳理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二是包保责任交办制。对于排查出的重点信访问题,以交办函的形式向责任主体交办,要求被交办单位明确包保领导和包保责任人。三是包保人员承诺制。要求各重点信访问题的包保领导和包保人员,以书面形式作出承诺,确保不发生问题。四是包保方案过堂制。包保领导和包保人员对重要信访问题的稳控、化解方案逐一过堂汇报,由市纪委把关,确保措施得当。五是包保落实督办制。组成督查小组,以电话督办、上门督办、驻点督办等方式,对信访问题的稳控化解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六是疑难问题会诊制。遇到疑难、复杂信访问题时,纪委、信访、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合会诊,协商处理方案。七是突发事件报告制。遇到信访突发事件,包保领导和包保人员在妥善处理的同时迅速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八是特殊情况陪护制。对于重点信访人员,特别是暂时无法化解、难以稳控的人员,进行一对一、24小时轮班陪护,确保不发生越级上访事件。九是停诉息访销号制。对于已经成功化解的信访问题,做好跟踪回访,防止出现反复,做到停诉息访一件,及时销号一件。十是责任追究对号制。对于敏感时期发生赴省进京上访的,严格对号追究包保领导和包保责任人的相应责任。三年来,我市重访控制在来访总量2%以内,解决省、市交办的重点户7件。
    3、突出网络监管,保障网络舆情稳定。我们加强网络监管,出台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络调查暂行办法》,明确了网络举报调查适用的范围、原则和方法,设定了网络举报线索的征集、筛选、审核、办理的基本程序,在各个乡镇设网络信息员,对属地范围内的网络舆情进行监管。我们发现有人网上发帖举报卫生局顾某利用职务便利,在其父亲生病及办理丧事期间,大肆收取礼金,该帖被网民广为转发,给大丰市卫生局及顾某造成了不良影响。我们及时展开调查,发现顾某共收取礼金8万余元,但是所收礼金已及时退还。我们将调查结果向举报人反馈,举报人表示满意,并主动在网络上发帖澄清事实真相。
    二、创新协调机制,整合各方力量
   我们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创新协调机制,汇集信访工作的整体合力,形成各职能室积极参与、各单位联合处置、基层群众有序监督的信访工作机制。三年来,我市办理的初信初访一个月内办结率达95%,暂存件数量严格控制在信访总量1%以内。
    1、建立全委办信访机制,整合各科室力量。我们把各个科室的力量汇集到信访的化解、稳控工作中,形成了全委办信访的“一岗双责”工作格局。对一些重要信访,委局领导统一调度,打破分工界限,将信访事项的化解、稳控责任明确到具体科室和责任人员,改变了以往只靠信访室人员单打独斗办信访的局面。我委出台了《信访调查责任追究制度》,要求调查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必须做好停诉息访工作,如因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等原因导致举报人重复越级上访等情形的,将受到责任追究。
    2、建立信访联席机制,整合各单位力量。坚持把纪检监察信访举报融入全市信访工作大局,建立了由纪委、信访、司法等23个单位参加的信访联席机制,在信访问题突出的征地补偿、城市拆迁等8个方面分别设立专项信访工作小组。对跨部门或单位的复杂疑难信访,由领导亲自牵头会办解决;对重点信访实行包案挂牌督办,实行“三定三包”,即定包案领导、定包案单位、定结案时间,包组织调查、包协调处理、包按时结案,直到信访问题解决、群众息访为止。
    3、建立“党务投诉公开”机制,整合群众力量。针对基层党组织信息公开难,导致群众对党务不知情、无法落实监督权、参与权、表达权的问题,我们与廉政室密切合作,着力拓宽和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搭建监督平台,设立党务投诉公开办公室,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形成群众投诉、上级直查、基层整改的投诉机制,打破了反腐倡廉和社会管理中群众不知情、无法监督和参与的被动状态,打造了党务政务事务不公开就投诉的生动局面。全市党务公开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92.6 %,基层党组织违纪行为大幅减少。
    三、创新优势项目,注重制度传承
    我们不但坚持制度创新,而且注重优势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传承发展,注重优势项目的深化提升。三年来,我们以结果公示、举报助查、畅信疏访等优势项目的不断修订完善为抓手,切实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工作的实效。
    1、提升结果公示制度,确保工作规范透明。我们实施信访调查结果公示制度,将调查情况以会议等形式在群众中公示,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关注我们调查处理的结果。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仅仅公开调查结果无法满足群众知情权,无法实现工作规范透明。我们加大公开力度,向群众公开纪检监察机关办理信访件的调查进展、调查结论、处理结果以及事实和政策依据,将调查工作处于群众监督之下,让调查人员时刻感受到群众监督带来的压力。
    2、提升举报助查制度,促使成果延伸扩展。我们不断优化举报助查的方式、方法,赋予举报助查新的内涵。我们规定对网络举报可以通过视频语音或网络文字的方式助查,并且进一步对匿名举报助查进行探索;变“软指标”为“硬指标”,我们规定符合举报助查条件的,调查人员必须实施举报助查,不按规定实施助查的,将受到诫勉谈话、书面检查等形式的责任追究。2011年年底,盐城市举报助查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盐城市纪委对我市举报助查制度进行宣传推广。江苏省廉政时空栏目组专程到我市拍摄举报助查专题片,并将在 “廉政时空”栏目播放。
    3、提升畅信疏访制度,营造良好信访生态。我们出台了《关于试行畅信疏访制度的实施意见》,对来访的群众进行合理疏导,鼓励群众尽量通过绿色邮政、传真、短信、电子邮件、12388举报电话实名举报。在实施畅信疏访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创新举报方式,鼓励群众通过大丰市纪委信访之家微博和QQ工作群实名举报并参与助查;我们大力推行办信“101”理念,优先优质优待办理来信,让来信群众100%满意,带给他们1份比来访更快更好的惊喜,引导群众多信少访。目前我市已形成了“来信比来访好、实名比匿名快”的信访氛围,群众实名来信举报的信心增强,我市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大幅减少,信访生态环境更加健康、文明、有序。
    四、创新考核载体,强化结果运用
    我们注重创新考核载体,先后开展了“和谐信访十件新事”先进个人评选、“和谐信访示范村居”创建等活动。我们不仅着力于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而且注重对考核结果的科学运用,树立考核的权威性,以此达到用考核给党员干部带来信访工作的压力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的目的。
   1、以先进个人评选为抓手,严考核、强宣传。近年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金桥行动”、“牵手致富工程”、“和谐信访温情行动”等活动,全市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我们以“和谐信访十件新事”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为考核载体,每年经基层申报、部门审核、集中评选等程序,评选出10名在化解疑难复杂信访、处置信访突发事件、源头控减矛盾纠纷、为信访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等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并进行表彰奖励。我们乘势而进,进一步做好先进事迹的学习工作,强化宣传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以和谐村居创建为抓手,重排查、强预防。2009年以来,我市每年都组织开展 “和谐信访示范村居” 创建活动。我们进一步强化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加强对基层群众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努力把信访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把信访人员稳控在基层。我们量化信访总量、重复访、越级访、集体访、异常访五项指标,作为基层综合考核的基础。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基层处理信访纠纷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处理信访纠纷的能力显著增强,全市95%以上村居达到创建标准,基层信访问题得到有效防控,矛盾减少35%。
   3、以强化结果运用为抓手,重激励,强追究。信访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干部的提拔使用。被评选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的,在提拔使用时被优先考虑,以此来激励党员干部参与信访工作的积极性。在示范村居创建活动中,我们建立责任明确的领导负责制,考核结果严格与村居干部进镇三套班子、入镇事业单位等切身利益挂钩;对创建工作不重视,不能按时序进度达标,甚至造成去京赴省上访的,严格实施责任追究。(丰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