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雨花台区:“公廉拆迁”背后的故事
南京雨花台区:“公廉拆迁”背后的故事
核心提示:由拆迁引发的腐败现象和社会矛盾时有发生,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预防拆迁领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推行“公廉拆迁行动”,以公平公正赢得拆迁群众的理解和配合,以公开透明确保拆迁干部清正廉洁,基本实现了“拆迁万亩、不倒一人;彰显公平、群众满意”的目标,保证了“亚洲第一高铁站”——南京南站等国家重点工程的按期竣工,其经验做法得到江苏省纪委、南京市纪委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长达两年的拆迁过程中,没有违规抢建户、没有上访户、没有强制拆迁,雨花台区是如何做到的呢?请看——
长达两年的拆迁过程中,没有违规抢建户、没有上访户、没有强制拆迁,雨花台区是如何做到的呢?请看——
“公廉拆迁”背后的故事
吴德 田月华
吴德 田月华
28条巨龙般的无砟轨道横穿而过,与蜿蜒的高架桥一起伸向天边……这就是连接8条高等级铁路的国家铁道枢纽站——南京南站。
6月28日,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高铁站”的火车站正式通车。“这个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竣工,离不开工程所在地南京市雨花台区推行的‘公廉拆迁’行动!没有他们的强力推进,南京南站是不可能顺利施工、按期竣工的!”采访中,工程负责人这样告诉笔者。
“拆迁事关城市建设与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2009年初,在工程启动之始,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龙翔就提出要求,并对该区的“公廉拆迁行动”予以充分肯定:“‘公廉拆迁’的创新点就在于,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阳光’促‘和谐’,确保工程如期竣工、人民群众满意。”
“公廉拆迁行动”,“公”是指对被拆迁群众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廉”是要求实施拆迁的干部做到行为规范、清正廉洁。据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杨明介绍,南京南站工程涉及群众1500户、企业110家,面积达47万平方米的拆迁工程全部按期开工,总额达21亿元补偿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基本实现了“拆迁万亩、不倒一人;彰显公平、群众满意”的预期目标。
重点工程呼唤拆迁按期完成,被拆迁群众期待公平公正——“公廉拆迁行动”应时而生
“拆迁工作难度大、矛盾多。”杨明说,目前拆迁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相对滞后,使拆迁工作缺乏足够的制度规范;同类地区、相邻区域拆迁政策、拆迁标准不统一,产生矛盾纷争;群众对拆迁补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拆迁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拆迁领域极易发生违纪违法行为,仅2007年、2008年,该区连续两年有多名干部因在拆迁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受到处理。
2008年4月18日,随着第一根站房基础桩轰然打下,京沪高铁南京南站正式开工建设。“拆迁工作不顺利展开,国家重点工程就没法按期施工!”
一边是重点工程呼唤拆迁按期完成,一边是拆迁工作量大面广、推进阻力大。面对拆迁的“两难矛盾”,2009年初,雨花台区纪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果断推行“公廉拆迁行动”,以拆迁工作的“公开透明”赢得民心,以拆迁干部的“廉洁规范”获得理解,以维护被拆迁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实现拆迁工作快速推进。
整个“公廉拆迁行动”主要包含“两项制度、五个规范”。“两项制度”是指拆迁干部培训考核录用制度、拆迁全程监督管理制度;“五个规范”是规范公示制度、规范调查行为、规范拆迁谈判、规范资金使用、规范房屋拆除招投标。
“通过这‘两项制度、五个规范’,确保对被拆迁群众的公平、公正、公开,实现拆迁干部行为规范、清正廉洁。”杨明说,“两项制度”是纲领,“五个规范’是支撑。通过岗前教育培训,促使拆迁干部熟练掌握拆迁政策和拆迁规范,在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拆迁过程不出错;强化对拆迁环节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拆迁干部的行为始终在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之下,保证公正拆迁、廉洁拆迁落到实处。
“公开透明”获得理解,“廉洁拆迁”赢得民心——“五个规范”创造搬迁“奇迹”
张少友在雨花区农花村居住生活了近50年,其住房因火车南站建设划在了被拆范围之内。记者问他在拆迁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事情,他说:“什么都公示上墙,怎么拆、怎么补,都清清楚楚!”
张少友的“清清楚楚”,源于该区在“公廉拆迁行动”中推出的“五个规范”系列举措。针对大面积的拆迁任务和拆迁工作的严峻形势,区纪委坚持在现场设立公示栏,做到“八公开”:公开房屋拆迁许可证(或征地拆迁批准通知书)、拆迁范围,公开拆迁政策、拆迁补偿补助标准依据,公开产权调换和安置房源,公开拆迁工作流程,公开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公开被拆迁房屋的评估补偿结果、补助结果、安置结果,公开拆迁纪律,公开举报监督电话。
针对被拆迁户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心态,相关部门采取算账对比的办法,使他们认识到晚一天搬迁可能造成的损失。“公廉拆迁行动”规定了最高3万元的提前搬家奖金,如在规定的时限内腾空并交验空房给予足额奖励;推迟一天则减少200-500元。
“规范的拆迁程序是关键,党员干部的公正廉洁是赢得群众支持的基础。”采访中,南京南站配套工程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邱兵说。与此同时,区纪委整合区、街、村三级监督力量,从拆迁的前期调查到补偿金的发放,全程跟踪督查,严防拆迁领域腐败行为,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拆迁中,该区实施了廉政建设“连带责任制”,即一名干部出现廉洁问题,所在动迁组领导也要被问责。“连带责任制”调动了拆迁“内部监督”积极性,确保廉洁拆迁的实现。
“拆迁公廉”行动的核心是规范了拆迁程序,对前期调查、拆迁谈判、补偿和监管都作了严格规定。如规定对前期调查结果必须进行复核,并明确对企业单位的复核比例不得少于被调查单位的20%(至少1个单位);参与谈判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以确保公正;在划定区域内进行前期调查的人员,不得在同一区域内与被拆迁人进行谈判;谈判必须做好书面记录,并由被拆迁人和参与谈判的人签字。
下岗多年的刘敏靠打零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虽然生活条件简陋,却早早就交房待拆了。他说:“政府什么都为我们想到了、做到了,这么重要的工程,我们老百姓当然支持。”
据介绍,“拆迁公廉行动”始终将以人为本渗透到每个环节。他们鼓励常年与群众打交道的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站在被拆迁人的立场考虑问题,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说服和解决实际困难,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
村民赵化福的妻子患晚期胃癌,拆迁办主动到有关部门协调,帮助解决困难救济金3万元,村里还帮助办理低保补助,集体讨论给予其房屋拆迁补助3万元。“拆迁干部这么关心我们的实际困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拆迁呢?!”赵化福感动地告诉记者。
由于拆迁量大,租住过渡房需求量很大。拆迁村民李大民全家出动,四处联系租房也无结果,一家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拆迁干部毛二发知道后,骑着车挨家打听,跑了一整天,终于帮李大民找到了临时安置房源,供其租用。
拆迁村民李大娘家里子女较多,在拆迁补助款分配上,一家人“纠缠”了很久,也是一笔“糊涂账”,致使无法在协议书上签字。“不能眼睁睁看着一家人因钱而闹纠纷。”拆迁指挥部带着纪委、民政、法院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从公平公道角度帮助子女合理分割补助金,赢得老人和儿女的理解,李大娘当场就在协议书上签字,全家第二天就开始搬迁。
“严格拆迁程序,让干部拆得清白;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拆得安心!”杨明高兴地说,“公廉拆迁行动”在两年多的时间中,没有一家违规抢建户、没有一个上访户、没有一起强制拆迁,曾创造了15天顺利搬迁476户居民和65个企事业单位的“高铁速度”。
干部廉洁,拆迁提速,企业满意,群众受益——“公廉拆迁”实现“多赢”
“公廉拆迁”中,曾有一场特殊的招标会让人津津乐道。说特殊,是因为标的不是建设项目,而是南京南站配套拆迁工程的一个旧房拆除工程。3家单位参与投标,最后由某公司以每平方米16元的价格中标,高于底价一倍。
“房屋拆迁工程点多面广量大,房屋拆除公司要求‘关照’的电话不断。”区纪委负责人说,为加强拆除工程中的廉政建设,他们首推房屋拆除工程公开招投标新举措:建立“纪委全程参与、人大全程监督、审计全程介入”的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设立拆除工程招投标代理机构,防止招投标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等违规现象;设立拆除工程招投标管理机构,负责开展辖区范围内的拆除旧房工程市场招投标工作。
在“公廉拆迁行动”中,该区对所有旧房拆除工程都统一实行了招投标,拆迁公司托关系、找门路说情现象得到根本杜绝,有效地防止了旧房拆除工程中的腐败问题。同时,为承揽拆迁工程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先后吸引了50余家拆旧公司参与竞价投标。去年全区共有110万多平方米的旧房拆除工程实行了招投标,平均拆旧价格由以前的每平方米8元左右增加到每平方米25元左右,最高的达到43元,增收2800余万元。
这仅仅是该区“公廉拆迁行动”中的成果之一。他们在拆迁中选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的干部成立监管组,对拆迁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实施监督;在拆迁现场设立信访接待室,公布接待电话,解决拆迁中的具体问题;由区审计局负责对拆迁补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加强对拆迁资金使用的监管。
“公廉拆迁行动”中推出的系列举措,确保了“干部廉洁,拆迁提速,企业满意,群众受益”目标的实现。拆迁任务的圆满完成,更促进了雨花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华为、中信、东软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
链接@当事人说:
6月28日,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高铁站”的火车站正式通车。“这个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竣工,离不开工程所在地南京市雨花台区推行的‘公廉拆迁’行动!没有他们的强力推进,南京南站是不可能顺利施工、按期竣工的!”采访中,工程负责人这样告诉笔者。
“拆迁事关城市建设与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更事关群众切身利益!”2009年初,在工程启动之始,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龙翔就提出要求,并对该区的“公廉拆迁行动”予以充分肯定:“‘公廉拆迁’的创新点就在于,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阳光’促‘和谐’,确保工程如期竣工、人民群众满意。”
“公廉拆迁行动”,“公”是指对被拆迁群众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廉”是要求实施拆迁的干部做到行为规范、清正廉洁。据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杨明介绍,南京南站工程涉及群众1500户、企业110家,面积达47万平方米的拆迁工程全部按期开工,总额达21亿元补偿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基本实现了“拆迁万亩、不倒一人;彰显公平、群众满意”的预期目标。
重点工程呼唤拆迁按期完成,被拆迁群众期待公平公正——“公廉拆迁行动”应时而生
“拆迁工作难度大、矛盾多。”杨明说,目前拆迁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相对滞后,使拆迁工作缺乏足够的制度规范;同类地区、相邻区域拆迁政策、拆迁标准不统一,产生矛盾纷争;群众对拆迁补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拆迁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拆迁领域极易发生违纪违法行为,仅2007年、2008年,该区连续两年有多名干部因在拆迁工作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受到处理。
2008年4月18日,随着第一根站房基础桩轰然打下,京沪高铁南京南站正式开工建设。“拆迁工作不顺利展开,国家重点工程就没法按期施工!”
一边是重点工程呼唤拆迁按期完成,一边是拆迁工作量大面广、推进阻力大。面对拆迁的“两难矛盾”,2009年初,雨花台区纪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果断推行“公廉拆迁行动”,以拆迁工作的“公开透明”赢得民心,以拆迁干部的“廉洁规范”获得理解,以维护被拆迁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实现拆迁工作快速推进。
整个“公廉拆迁行动”主要包含“两项制度、五个规范”。“两项制度”是指拆迁干部培训考核录用制度、拆迁全程监督管理制度;“五个规范”是规范公示制度、规范调查行为、规范拆迁谈判、规范资金使用、规范房屋拆除招投标。
“通过这‘两项制度、五个规范’,确保对被拆迁群众的公平、公正、公开,实现拆迁干部行为规范、清正廉洁。”杨明说,“两项制度”是纲领,“五个规范’是支撑。通过岗前教育培训,促使拆迁干部熟练掌握拆迁政策和拆迁规范,在思想上筑牢廉洁自律“防火墙”,拆迁过程不出错;强化对拆迁环节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拆迁干部的行为始终在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之下,保证公正拆迁、廉洁拆迁落到实处。
“公开透明”获得理解,“廉洁拆迁”赢得民心——“五个规范”创造搬迁“奇迹”
张少友在雨花区农花村居住生活了近50年,其住房因火车南站建设划在了被拆范围之内。记者问他在拆迁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不清楚的事情,他说:“什么都公示上墙,怎么拆、怎么补,都清清楚楚!”
张少友的“清清楚楚”,源于该区在“公廉拆迁行动”中推出的“五个规范”系列举措。针对大面积的拆迁任务和拆迁工作的严峻形势,区纪委坚持在现场设立公示栏,做到“八公开”:公开房屋拆迁许可证(或征地拆迁批准通知书)、拆迁范围,公开拆迁政策、拆迁补偿补助标准依据,公开产权调换和安置房源,公开拆迁工作流程,公开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公开被拆迁房屋的评估补偿结果、补助结果、安置结果,公开拆迁纪律,公开举报监督电话。
针对被拆迁户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心态,相关部门采取算账对比的办法,使他们认识到晚一天搬迁可能造成的损失。“公廉拆迁行动”规定了最高3万元的提前搬家奖金,如在规定的时限内腾空并交验空房给予足额奖励;推迟一天则减少200-500元。
“规范的拆迁程序是关键,党员干部的公正廉洁是赢得群众支持的基础。”采访中,南京南站配套工程拆迁指挥部工作人员邱兵说。与此同时,区纪委整合区、街、村三级监督力量,从拆迁的前期调查到补偿金的发放,全程跟踪督查,严防拆迁领域腐败行为,维护被拆迁群众的合法权益。
拆迁中,该区实施了廉政建设“连带责任制”,即一名干部出现廉洁问题,所在动迁组领导也要被问责。“连带责任制”调动了拆迁“内部监督”积极性,确保廉洁拆迁的实现。
“拆迁公廉”行动的核心是规范了拆迁程序,对前期调查、拆迁谈判、补偿和监管都作了严格规定。如规定对前期调查结果必须进行复核,并明确对企业单位的复核比例不得少于被调查单位的20%(至少1个单位);参与谈判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以确保公正;在划定区域内进行前期调查的人员,不得在同一区域内与被拆迁人进行谈判;谈判必须做好书面记录,并由被拆迁人和参与谈判的人签字。
下岗多年的刘敏靠打零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计,虽然生活条件简陋,却早早就交房待拆了。他说:“政府什么都为我们想到了、做到了,这么重要的工程,我们老百姓当然支持。”
据介绍,“拆迁公廉行动”始终将以人为本渗透到每个环节。他们鼓励常年与群众打交道的村委会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站在被拆迁人的立场考虑问题,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说服和解决实际困难,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
村民赵化福的妻子患晚期胃癌,拆迁办主动到有关部门协调,帮助解决困难救济金3万元,村里还帮助办理低保补助,集体讨论给予其房屋拆迁补助3万元。“拆迁干部这么关心我们的实际困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支持拆迁呢?!”赵化福感动地告诉记者。
由于拆迁量大,租住过渡房需求量很大。拆迁村民李大民全家出动,四处联系租房也无结果,一家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拆迁干部毛二发知道后,骑着车挨家打听,跑了一整天,终于帮李大民找到了临时安置房源,供其租用。
拆迁村民李大娘家里子女较多,在拆迁补助款分配上,一家人“纠缠”了很久,也是一笔“糊涂账”,致使无法在协议书上签字。“不能眼睁睁看着一家人因钱而闹纠纷。”拆迁指挥部带着纪委、民政、法院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从公平公道角度帮助子女合理分割补助金,赢得老人和儿女的理解,李大娘当场就在协议书上签字,全家第二天就开始搬迁。
“严格拆迁程序,让干部拆得清白;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拆得安心!”杨明高兴地说,“公廉拆迁行动”在两年多的时间中,没有一家违规抢建户、没有一个上访户、没有一起强制拆迁,曾创造了15天顺利搬迁476户居民和65个企事业单位的“高铁速度”。
干部廉洁,拆迁提速,企业满意,群众受益——“公廉拆迁”实现“多赢”
“公廉拆迁”中,曾有一场特殊的招标会让人津津乐道。说特殊,是因为标的不是建设项目,而是南京南站配套拆迁工程的一个旧房拆除工程。3家单位参与投标,最后由某公司以每平方米16元的价格中标,高于底价一倍。
“房屋拆迁工程点多面广量大,房屋拆除公司要求‘关照’的电话不断。”区纪委负责人说,为加强拆除工程中的廉政建设,他们首推房屋拆除工程公开招投标新举措:建立“纪委全程参与、人大全程监督、审计全程介入”的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设立拆除工程招投标代理机构,防止招投标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等违规现象;设立拆除工程招投标管理机构,负责开展辖区范围内的拆除旧房工程市场招投标工作。
在“公廉拆迁行动”中,该区对所有旧房拆除工程都统一实行了招投标,拆迁公司托关系、找门路说情现象得到根本杜绝,有效地防止了旧房拆除工程中的腐败问题。同时,为承揽拆迁工程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先后吸引了50余家拆旧公司参与竞价投标。去年全区共有110万多平方米的旧房拆除工程实行了招投标,平均拆旧价格由以前的每平方米8元左右增加到每平方米25元左右,最高的达到43元,增收2800余万元。
这仅仅是该区“公廉拆迁行动”中的成果之一。他们在拆迁中选配品德优秀、责任心强的干部成立监管组,对拆迁工作人员的履职情况实施监督;在拆迁现场设立信访接待室,公布接待电话,解决拆迁中的具体问题;由区审计局负责对拆迁补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加强对拆迁资金使用的监管。
“公廉拆迁行动”中推出的系列举措,确保了“干部廉洁,拆迁提速,企业满意,群众受益”目标的实现。拆迁任务的圆满完成,更促进了雨花台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华为、中信、东软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
链接@当事人说:
“五个规范”助“公廉”目标实现
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杨明
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杨明
雨花台区实施的“公廉拆迁行动”,“五个规范”是其亮点。
规范公示制度。每项拆迁任务必须按时公示相关内容。公开拆迁情况:拆迁前必须公开拆迁许可证、拆迁范围,公开拆迁政策、拆迁补助标准依据,公开产权调换和安置房源。拆迁中必须公开拆迁工作流程,公开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公开被拆迁房屋的评估补偿、补助、安置结果,公开拆迁纪律,公开举报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规定公开形式:必须在拆迁现场设立公示栏进行公示,积极鼓励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拆迁相关工作进行公示。
规范调查行为。在调查过程中,要如实、清楚、全面地反映拆迁户的全部信息,建立拆迁档案。包括房屋居住人员、房屋实际面积、房屋产权性质,等等,数据要准确、结果要清楚。调查人员要签字确认,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全责。
规范拆迁谈判。拆迁谈判是拆迁工作程序中最困难、最重要的环节,必须规范行为,防止暗箱操作。一是规范谈判人员。参与谈判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在划定区域内进行,谈判人员必须佩戴《拆迁上岗证》实施谈判工作,严禁一人与被拆迁人实施谈判;做前期调查的人员应当回避,不得与被拆迁人进行谈判。二是规范谈判场所。只能在规定的工作地点实施谈判,不得在饭店、宾馆等场所实施谈判活动。三是规范补偿标准。对于被拆迁人提出的超过补偿政策标准的要求,应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后逐级上报,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形式向被拆迁人承诺许愿。四是规范谈判纪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严禁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五是规范谈判记录。谈判的具体情况要认真做好书面记录,并由被拆迁人员、参与谈判人员签字确认,如被拆迁人拒签的,应由参与谈判人员或社区工作人员对具体情况如实说明。
规范资金使用。在拆迁补偿资金的使用上,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按规定时间、规定程序使用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挪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拆迁补偿资金。
规范房屋拆除招投标。所有的拆迁项目要进行公开发布、规范操作,并向区监察局执法室备案。各纪工委、监察室各司其职,对招投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规范公示制度。每项拆迁任务必须按时公示相关内容。公开拆迁情况:拆迁前必须公开拆迁许可证、拆迁范围,公开拆迁政策、拆迁补助标准依据,公开产权调换和安置房源。拆迁中必须公开拆迁工作流程,公开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评估机构,公开被拆迁房屋的评估补偿、补助、安置结果,公开拆迁纪律,公开举报监督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规定公开形式:必须在拆迁现场设立公示栏进行公示,积极鼓励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对拆迁相关工作进行公示。
规范调查行为。在调查过程中,要如实、清楚、全面地反映拆迁户的全部信息,建立拆迁档案。包括房屋居住人员、房屋实际面积、房屋产权性质,等等,数据要准确、结果要清楚。调查人员要签字确认,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全责。
规范拆迁谈判。拆迁谈判是拆迁工作程序中最困难、最重要的环节,必须规范行为,防止暗箱操作。一是规范谈判人员。参与谈判的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在划定区域内进行,谈判人员必须佩戴《拆迁上岗证》实施谈判工作,严禁一人与被拆迁人实施谈判;做前期调查的人员应当回避,不得与被拆迁人进行谈判。二是规范谈判场所。只能在规定的工作地点实施谈判,不得在饭店、宾馆等场所实施谈判活动。三是规范补偿标准。对于被拆迁人提出的超过补偿政策标准的要求,应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后逐级上报,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形式向被拆迁人承诺许愿。四是规范谈判纪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严禁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五是规范谈判记录。谈判的具体情况要认真做好书面记录,并由被拆迁人员、参与谈判人员签字确认,如被拆迁人拒签的,应由参与谈判人员或社区工作人员对具体情况如实说明。
规范资金使用。在拆迁补偿资金的使用上,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按规定时间、规定程序使用资金。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挪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拆迁补偿资金。
规范房屋拆除招投标。所有的拆迁项目要进行公开发布、规范操作,并向区监察局执法室备案。各纪工委、监察室各司其职,对招投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