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泡茶楼丢了乌纱帽”亏不亏?
“上班泡茶楼丢了乌纱帽”亏不亏?
3月28日,巴中市26名国家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坐茶楼打牌被全市通报。(据4月8日《四川日报》)对此,根据相关纪律规定,11人将被免除职务。这26名工作人员同时还将受到相应纪律处分。也就是说,被通报后还要丢了乌纱帽和接受纪律处分。这真的有点“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或许说处罚严重了,或许说这也太亏了,不就是上班坐茶楼打牌吗?
笔者以为,这样的处罚并不重,也不亏,而是轻了。其处罚的目的还是以教育为主,以警示为重点。处罚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从中吸取教训。
但是,从四川通报批评这件事看,又让人感到有点不爽。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理应对纪律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不要说上班坐茶楼不允许,就连上班迟到早退还要有个说法。为什么置纪律与条例与不顾呢?
换句话说,如果四川巴中市不是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那么国家工作人员上班坐茶楼泡茶打牌谁又发现?看来他律还需自律,需要制度加以约束,需要自己管好自己。不要因为违犯了纪律而损害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不要因为上班坐茶楼打牌丢了乌纱帽而叫屈。
由此,人们或需要问问,假如国家工作人员因上班坐茶楼打牌而丢了工作,那么这样的处罚谁愿意看到呢?在人们呼吁公务员也要实行聘用制的“当口”,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是不是从这件事中看到了什么?通报批评、处分、免职,对于个人难以接受,但有利于维护和树立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通报批评、处分、免职,亏在个人,功在利国利民!正人先正己,这是常识,也是很普通的道理。己不正何以正人?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