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有感于懒政庸政误政也是腐败

有感于懒政庸政误政也是腐败  
盛 会 

    
  近日,一位领导干部在廉政工作会议上说:“懒政庸政误政也是一种腐败。漂浮,作秀,图形式,摆花架子,大而化之,做甩手掌柜,没一件事能干到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等等,所有这样一些“从政行为”,都不是做事人的应有作为,都是对责任的亵渎和贪污,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耽误的是一方发展,辜负的是人民的希望和期待,危害不可小觑,必须与之作坚决斗争。”
  对于领导干部“懒政庸政误政”现象,老百姓有许多画像:“上午点个卯,下午玩电脑,等着下班了”,“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但是,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对这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混事官”“太平官”在口头上谴责一番,并没有把其上升到腐败的高度。而对于腐败,人们往往会想到的是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生活堕落等问题。因此,称“懒政庸政误政也是一种腐败”,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其实,“腐败”,并不一定要“收钱”。不收钱、但也不干事、甚至还误了事,也是腐败。懒政、庸政、误政的人在思想上不思进取,在工作上敷衍了事,他们看上去没什么大的错误,但造成的后果却是和贪污腐败一样的——由于不认真履行职责,党的路线方针得不到贯彻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得不到认真执行,保障事业健康发展的规章制度得不到严格遵守……结果是平常时候误事、关键时刻坏事。
  一位历史学家说过,中国千年封建,官场最“秘诀”处,在于一个“推”字。衙门之间推诿扯皮,上下之间闪烁其词,当了官儿尸位素餐,遇到事情绕开撇清。由于封建官场的“考绩”,是在官僚体制内部一个封闭的机制之内,往往以“不办错事”作为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于是“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便成为不少官员的经验,整个官僚阶层,形成一种“不作为”的腐败风气。所以,说“懒政庸政误政也是一种腐败”,一点也没有错。
  干部要“干净”,也要“干事”。“干净”是为官之德,“干事”是为官之本。干事不干净是一种腐败、干净不干事也是一种腐败。党的干部要想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就必须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扎实有效的作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辉煌业绩来。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