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由李肃说降吕布所想到的

笔者重读《三国演义》中,“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一章时,感触颇多。

东汉末年,西凉刺史董卓借奉诏进京勤王之机,祸乱朝纲,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到了荆州刺史丁原的反对,被丁原的义子吕布率兵打得大败。董卓想收吕布而图天下,帐前虎贲中郎将李肃站出来说自己与吕布同乡,愿说服吕布拱手来降。

李肃如何劝降吕布呢?

其一,以物投其好。李肃见到吕布就说:“有良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布见了此马,大喜”。古代兵种自骑兵取代车兵后,武将莫不视兵刃、坐骑、铠甲为宝。吕布手执方天画戟,“擐唐猊铠甲”,如今又得“赤兔”宝马,集齐“吉祥三宝”后喜不自胜,对李肃是“置酒相待”,开始落入圈套。

其二,以谀诱其欲。酒酣耳热之际,李肃暗示吕布与丁原并非血缘至亲,离间二人关系,而后恭维吕布“有擎天驾海之才”,求“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并劝吕布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当吕布说不知道跟谁合作时,肃曰:“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李肃在恭维奉承中以“功名”诱惑吕布,并道出了自己的幕后主子——董卓。

其三,以利结其心。在看到吕布有意投董卓时,李肃不失时机地取出所带的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告布曰:“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又借机煽风点火说:“如某之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言。”进一步为吕布描绘了一幅升官发财的美好蓝图。吕布动心了,倒戈杀了丁原,并拜董卓为义父。

李肃先从吕布的爱好上拉关系、套近乎,而后在阿谀奉承中以“功名”诱之,再以利相交,一番攻势下来,最终与吕布在血光之中完成了一桩交易。鉴古思今,领导干部手握公权,“李肃”们觊觎之心藏而不露,对李肃拉吕布“入伙”的伎俩,领导干部不可不察,不可不防。

要慎重对待个人爱好。“夫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领导干部对待个人爱好要做到爱之有道、好之有度。

要严以修身,淡然处世。领导干部要通过修身补足精神之“钙”,时刻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处世情怀,遏制住内心躁动不安的欲望。特别是在他人的恭维声中,更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守底线,不碰红线。

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领导干部在现实利益面前要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不取违法之财、不义之财和昧心之财。在违法不义的“外财”面前,要敢于拒绝,不为利欲所动,不为金钱所惑。

吕布虽武功盖世,但心系“功名”,见利忘义、弑主求荣,即便在诸侯纷争的乱世,也为时人所不齿,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后被曹操在白门楼缢死,落得个可悲可叹的下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已在刀光剑影、鼓角争鸣中随风而逝,但愿后人哀之鉴之。

(姚光辉 作者单位:河南省义马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