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案例选登

胆大包天,居然惠农先“惠己”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农牧局系列违纪问题警示录

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由一起挪用涉农资金案牵出的系列违纪案,红花岗区农牧局12名干部职工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财务挪用巨额公款、国资收益入小金库、土地专款发奖金、违规购买公车、套取农机购置补贴……红花岗区农牧局管理混乱、责任缺失,一派乱象,使得本该惠及农民、农村的资金被套取挪用,“惠”进了“赌徒之手”和单位“小团体”腰包,造成恶劣影响。

主动交代牵出大案

2014年12月2日,一名年轻女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红花岗区纪委交代:“我挪用了单位几百万元的公款……”

案情重大,红花岗区纪委立即向市纪委和区委汇报,同时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案组迅速出击。

这名投案自首的年轻女子就是区农牧局的财务人员黄丽。“自己开支票直接取钱。”这是黄丽挪用公款的最大特点。

黄丽是家里的独生女,婚前父母宠爱,婚后家庭和睦。然而,当她在2011年结识了一帮爱打牌的朋友后,人生迷失了方向。在赌友们的引诱下,黄丽迷上了赌博,从一晚可以赢几千上万元的赌局中尝到了甜头,感觉“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一晚上就可以顶好几个月的工资”。

可是,尝到甜头没几次的黄丽很快就将自己的积蓄输个精光,还欠下了高利贷。赌瘾越来越大,欠债越来越多,怎么办?

抱着侥幸的心理,黄丽的目光盯住了公款,第一次就采用提现的办法挪用5万元现金。挪用了好几次公款后,单位竟然没有人发现!于是,胆子大起来的黄丽开始肆无忌惮,一次又一次地挪用公款,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她先后104次挪用公款389万余元,平均每周就要作案一次。

为何黄丽频频挪用公款而没有被发现?区农牧局的监管漏洞引起了专案组的关注。随即,专案组人员进驻该局开始全面调查。

领导班子“集体迷失”

农牧局财务管理混乱,领导班子不管不问、听之任之,私设小金库、挪用专项资金、违规购车、公款私存、滥发奖金……随着调查的深入,红花岗区农牧局一系列违规违纪问题浮出水面。

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农牧局在时任局长罗宇的安排下将部分房屋租金及保证金不上缴财政,另设小金库,资金主要用于购买茅台酒、接待及以奖金名义发放。

2014年6月,区财政局将专项用于农业园区土地流转的197.5万元资金拨付给区农牧局。其中的147万元被农牧局以办公经费、干部职工奖金等名目列支。用于发放奖金的70.56万元提取后,由财务人员黄丽、夏晓兰、邹志琼三人分别存入个人账户。2014年11月,黄丽将其保管的25万元全部用于赌博,农牧局将剩余的45.56万元发放给干部职工。

2013年3月,区农牧局以职工自愿入股形式筹集金鼎山镇棘胸蛙养殖场资金,50名职工筹集股金91万元。随后,该养殖基地获得省级拨付补助资金158万元。2014年10月,在该养殖场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区农牧局将养殖场转让费160万元以1:1.75的比例全部分配给入股职工。

……

作为农牧局局长的罗宇、党组书记的蔡五一授意私设小金库,欣然笑纳各种“奖金”、“红利”;副局长们有的公车私用,有的违规购买公车,还有的打着为干部职工谋福利的幌子与下属共谋套取专项补贴发奖金……农牧局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迷失在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之中,视群众利益如无物!

集体迷失下的责任缺失

红花岗区农牧局的一系列违规违纪问题,涉案人员、涉案金额、涉案问题等在该区前所未闻。这让人们不禁要问:该局的领导干部怎么了?!

执纪人员说,农牧局系列违纪问题暴露出的监管漏洞、责任缺失必须引起重视。

该农牧局领导班子,特别是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局长罗宇对自己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应负的责任认识不清,麻痹大意,不管不问,自认为行为隐蔽、方法巧妙,只要不撞到“枪口”上就没事;其他班子成员则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委的事,即使违规了,那也是一把手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

该农牧局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不仅不收手,反而变本加厉,在财务管理、滥发奖金、公务接待、违规购置茅台酒、购置公车、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采取变通手段,变相执行政策,严重违反了有关规定。利用小金库资金发放奖金达7万余元,购置茅台酒及接待费12万余元。这样的行为,从根本上说,就是该局领导班子纪律意识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组建成立新的农牧局以来,农牧局的财务一直未进行清理规范。2012年8月,局主要领导调整后,也没有及时对单位财务进行清理,财务工作管理岗位设置混乱,且财务印鉴长期由黄丽一人保管。同时,区审计局曾在审计时发现该局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套取专项资金、账实不符等问题,要求其整改。但农牧局不闻不问,任由其发展,最终造成恶劣影响。(洪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