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案例选登

“生意”干部,“赔”的何止是“本”

    最近,重庆市渝北区检察院结合梳理全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职务犯罪风险点,到渝北区台商工业园区管委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回访时,一起“经营”权力的“生意”案件,再次引起侦防人员的关注和重视。该案办案人员想起了因受贿罪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的管委会原副主任刘天才说的一句话:“有生意头脑没有错,错就错在把生意头脑用在了权钱交易上。”可以说,这句话发自刘天才的内心,是他对“经营”权力的忏悔。

    刘天才是土生土长的三峡库区乡镇干部。他从1992年任原江北县洛碛区三峡办干部开始,一路升迁至渝北区洛碛镇副镇长。刘天才虽身在公务员系统,却极有生意头脑。洛碛镇属三峡库区乡镇,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需要新建大量工程项目,这给刘天才提供了施展“商业才华”的平台。从2001年起,刘天才开始挂靠建筑公司承建本镇的移民工程,利用所获利润向有关领导行贿,做起了“以钱换权”的生意。

    2014年1月开始,渝北区检察院陆续查办了区移民领域受贿窝案14件15人,涉案金额达650余万元。刘天才与其他落马人员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既是行贿人,又是受贿人,还是转送人,身份的多样性使刘天才成为这张贪腐网络的核心人物。通过突破刘天才,这张贪腐网络逐渐在办案人员眼前展开。刘天才的几个领导、渝北区龙兴镇政府原调研员胡某、渝北区回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主任黄某等人最终也被依法查处。

    刘天才就是这样一个极有生意头脑的三峡库区乡镇干部。他拿着国家的工资,却办着自己的私事;他享受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却心安理得地做着权钱交易。他利用三峡库区移民机会大发横财、中饱私囊。靠着自己的生意经走上了领导岗位,最终被自己的生意经送进了监狱,刘天才用不义之财交换了事业、家庭以及可贵的自由。这样的生意,即使手段再高明,也逃不出赔本的结局。——摘自《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