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多管齐下 看住财政“金钥匙”

基层财政资金涉及民生事项、公共工程,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关方面理应管好用好。但是,个别干部却伸出了贪婪之手。据报道,湖北省孝昌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卢端在任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监守自盗”,不仅大肆收受下属贿赂,帮助多人违规晋升职务,而且擅自审批、调用国家财政资金高达4641.8万元。目前卢端已被“双开”,并被移送司法机关。

再次震惊于“小官巨贪”之余,我们也需要深刻反思这一违纪案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基层财政资金“金库”的“金钥匙”为什么会如入一人之囊,各类监管、制约办法竟形同虚设?比如,一笔30余万元的国家专项资金,竟被卢端大笔一挥划给了自家茶厂;就连限定用途的资金,也敢借给朋友进行经营活动,最后仍有420万元财政资金未收回。卢端在这一案件中给人的印象是“官不大、权不小”,其违纪行为让宝贵的财政资金“跑冒滴漏”了一地。

制度漏洞与空转的并存,是财政“金库”的“金钥匙”失守的两方面诱因。比如县里计划为身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卢端配车,本该严肃呈文、审批、按规矩拨款、购买、监督,但实际操作中却在拨款之外留下“自筹”的空间,结果就被卢端钻了空子,借“自筹”之名,向基层财政所要钱,并把所要款项揣进了自家“腰包”。乡镇的公务接待经费、办公经费,本应按规定来办,可是在卢端的“指导”下,却出现了伪造虚假单据公款报销的行为。

严肃财经纪律,靠制度来管住财政“金库”的“金钥匙”,不是一句空话。把“金钥匙”放到安全盒子里,不为任何一人任意支取,由多方共同监管,还要强化监督制约,尽快补上制度漏洞。而更重要的则是强化“阳光财政”意识,专项资金的列支必须公示,主动、及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只认得钱,不认得路”,这是卢端被查处之后的忏悔。这一案例,对我们的警醒非常深刻:关注领导干部思想的“总开关”,看好制度执行的“金钥匙”,一个都不能少。管住基层财政资金,必须多管齐下。(井桥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