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案例选登

承诺岂能当儿戏


四川省蒲江县寿安镇事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贺其荣大操大办儿子婚宴,违规收受22个村(社区)50名村组干部礼金共计1.39万元,被县纪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然而,在此之前,贺其荣专门向寿安镇纪委申报为其儿子操办婚宴事宜,并向组织递交了承诺书,承诺不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与行使职权有关人员。

说好了“不邀请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与行使职权有关人员”,岂能前脚刚签完廉政“承诺书”,后脚便置于脑后、我行我素?贺其荣受处分,不仅在于大办婚宴、借机收礼的顶风违纪,更在于其阳奉阴违、有诺不践的两面做派。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首要的是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凡事当讲原则、依规矩、守底线,尤其要光明磊落、言行一致,不能是说一套做一套。举办儿子婚礼,理当严把邀请范围,严控婚宴规模,尤其不能涉及与执行公务有关的人员。这是必须遵守的纪律,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透过贺其荣“我知道现在对婚丧喜庆这种事管得很严,大家都很谨慎”的自我表白,人们可以得知其对当下反腐大势和相关党规心知肚明,但缘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究其原因,是侥幸作祟:廉政“承诺书”不过是应景、走过场的“表面文章”,不会有人真的去查到底有多少人参加。这其实是罔顾了民众痛恨腐败、勇于举报的监督热情,更小视了我们党解决“四风”问题零容忍、动真格的意志。

值得思考的是,在当地纪检监察室的同志与其直接谈话时,贺其荣也流露出难言的“苦衷”:在镇上工作20多年,之前同事红白喜事都送过礼,想借机“索回”;没有送过礼的以后也难免要送,不借儿子婚宴收礼岂不吃了大亏?“吃亏论”不能改变违规收礼的违纪属性。狠刹“送礼”风就应有敢于“吃亏”的勇气,党员干部理应成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易俗楷模。

贺其荣因大操大办儿子婚宴受罚案例,不仅告诫公职人员当时时铭记党纪、事事谨遵党规,切莫僭越底线,更警醒党员干部树诚信美德、讲践诺大义,切勿心存侥幸。(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