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暴脾气官员怒抽下属耳光揭秘:一汽前“掌门人”徐建一曾两次掌掴下属。官员互殴常见而掌掴不常见,一记耳光有时候却能撕开惊天大幕。经济观察报2013年的一篇报道中说,这些让一汽集团“掌门人”徐建一承担着巨大压力,以致有知情人士称,徐曾在一次内部会议间隙的公开场合,因此当众掌掴一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财新网的报道也透露:“三年前在海口的一汽采购年会上,有一个老总到晚了,徐建一喝高了,说着说着就给了对方一记耳光”
5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安徽省司法厅副厅长程瀚被查。
这位副厅长曾因意见不合,在一次饭局现场当众掌掴下属。由于用力过猛,下属甚至被打掉了一颗牙齿,而程瀚也藉此收获了“耳光局长”的名号。
安徽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程瀚
在2014年8月赴任安徽省司法厅副厅长之前,程瀚曾担任了长达7年的合肥市公安局局长职务。作为曾经的省会城市公安局一把手,程瀚以个性突出、作风强势著称,其“掌掴下属”一事也在安徽官场广为流传。
边驿卒梳理发现,有关官员互殴的新闻常见诸报端,和程瀚一样掌掴下属的官员也并非个案,一记耳光有时候却能撕开惊天大幕。
徐建一
曾打下属耳光
事实上,中央巡视组已不止一次进驻一汽,此次也非一汽集团反腐的开始。
一汽的反腐风暴始于2011年的国家审计署审计,已经持续了四年。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曾透露,一汽集团公司案发的导火索确是由于一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计划所导致的审计风暴,“但这也要归功于一汽系统部分有良心的资深老职工和退休干部,他们前期的举报为调查奠定了一些基础”。
2012年,一汽反腐随着原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落案、原一汽-大众大客户销售部门负责人跳楼自杀而逐渐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2013年,反腐更为深入,原一汽集团副总经济师周勇江更是在2月底被突然“带走”。之后,问题越暴露越多,又有举报称一汽集团在下属公司位于成都、云南等地方价值百亿的土地资产流失,一汽总部大楼建造过程存在权力寻租行为。更有消息称,包括徐本人在内的一汽集团及二级子公司数十位高层,均接受过审计和纪检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
2014年,一汽集团原副总经理安德武、一汽-大众汽车 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兼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周纯,因涉嫌严重违法问题被立案调查,由于李武离开一汽-大众已经超过8年时间,对退休高管的追查让外界猜测背后肯定还将有“大老虎”陆续落案。
经济观察报2013年的一篇报道中说,这些让一汽集团“掌门人”徐建一承担着巨大压力,以致有知情人士称,徐曾在一次内部会议间隙的公开场合,因此当众掌掴一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
财新网的报道也透露,一位汽车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说,徐建一有官僚作风,喜欢前呼后拥,到哪里都是一群人,“三年前在海口的一汽采购年会上,有一个老总到晚了,徐建一喝高了,说着说着就给了对方一记耳光”。
2016年3月15日17点55分,中央纪委监察部发布消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徐建一身为全国人大代表,不但成为全国“两会”闭幕后落马的第二名省部级官员(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比徐早五个小时被宣布落马),也是自中共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第二位央企最高负责人(在他之前,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于2014年4月被带走调查),更是汽车行业落马高管中职位最高者。
“连长春都没回,直接在北京被拿下。”3月15日,这一消息刚一公布便以旋风速度在汽车业内扩散。吃惊之余,很多媒体人在微信朋友圈调侃中纪委抢了央视的风头:“今天汽车圈最火的本应3·15大维权。”一位资深汽车记者说。
“老大罕见倒下,目前一汽集团人人自危,集体封口。”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虽然中纪委针对一汽集团的反腐行动从四年前已经开始,而且声势浩大,牵扯范围甚广,外界也一直有传言认为徐建一可能也有问题,但之前一直以为最多追究到“二把手”,没想到“老大真的被抓了”。
三天前拒绝接受媒体采访
徐建一被查之前,最后一次出现在媒体上是在三天前(3月12日),当时央广网记者在2015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驻地,三次就“一汽大众 新速腾 因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召回”的问题,向徐建一提出采访需求,他都表示并不知道事情的进展情况,也不接受采访,但强调“一汽对消费者是负责任的。”
环球网的一篇文章曾介绍徐建一面对媒体一直很低调:“从担任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到一汽集团设立董事会后担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四年时间里,徐建一在每一个公开露面的场合都是来去匆匆的……面对媒体,他永远保持沉默寡言的姿态,而在私人场合,他喜欢抽烟,对人热情。
中纪委昨日没有通报徐建一被调查的具体原因,徐建一究竟出了哪些问题现在还不清晰,但业内认为从中纪委巡视组此前公布的一汽集团存在的问题来看,收受贿赂、利益输送等很可能是徐建一容易出问题的领域。
财新网引述消息人士的观点认为,徐建一到底有什么问题,“估计徐建一自己都说不太清楚,因为可能出问题的地方太多了”。
今年1月30日,在中央第十三巡视组(以下简称中央巡视组)对其专项巡视结束5个月后,一汽集团公司对外界公布了巡视整改情况通报。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负责一汽集团公司整改工作的,正是以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为组长成立的领导小组。
情况通报称,已清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资金551.68万元,结合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对拟立案的问题线索正在初核。此外,一汽已将营销领域案件中有关人员的问题线索移交司法,还向司法机关移交了另外3件涉嫌违法的线索。
一汽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共确定26项整改任务,重点清查整顿了营销、采购、物流等腐败多发领域,包括:部分领导干部插手4S店审批,直接参股或拥有4S店,为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利用紧俏车型谋利;一些领导干部直接插手采购业务的问题以及关于一些领导干部亲属从事零配件生产经营;一些领导干部与私营物流企业有利益关系;虚设广告业务量、年底突击支付等广告费。
当时一汽的情况通报还透露,针对2002年未经班子集体决策违规挪用公款2340万元购买土地建131栋别墅没追责的问题,现正组织人员进一步调查。至于“大庭院别墅”庭院面积整改不彻底的问题,目前已完成整改,并对占用的公共用地全部退出,由小区全体业主共同拥有。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
从小在一汽长大,执掌七年乏善可陈
一汽集团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一举一动都有指向标意义。
徐建一与一汽的渊源很深,甚至“建一”这个名字就隐含着徐建一父辈对于一汽的情感。现年62岁的徐建一原籍江苏南京,生于山东福山,是一汽子弟。他的父亲徐左人,抗战时期从事地下工作。1953年7月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成立,同年12月儿子出生时,徐左人给其取名“建一”。第二年,徐左人调任一汽厂办公室副主任,举家迁往长春,徐建一从小在一汽长大。
自1975年从吉林工业大学毕业进入一汽,除2003年11月到2007年12月调任吉林省,从省长助理擢升进入吉林省委常委班子,成为副省部级高官外,徐建一40年的职业生涯中,长达36年在一汽度过,并且从2007年12月就任一汽集团总经理至今,执掌这家“共和国长子”已经长达7年多时间。
但是,业内人士认为这七年间徐建一在一汽集团没有什么功绩可言,“基本上自己制订的战略目标一个都没实现过。”
昨日,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不方便在这种时刻贬低别人,但是“一汽的情况不是都摆在那里嘛。”
一汽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一汽大众由一汽集团与德国大众集团合资建立,双方各占50%股份,而在徐建一执政的这7年间,除了合资企业的业绩亮眼之外,他所执掌的一汽集团一直在退步。
徐建一上任之初曾提出,整体上市融资是一汽确定要走的发展之路。但7年多过去了,在国内汽车大集团中,只有一汽集团还未整体上市。
2010年,徐建一提出“大自主战略”,要“不顾一切干自主”。但是2014年,一汽集团自主品牌瞄准冲击高中端市场的奔腾B90销量仅为3951辆,同比下滑47.15%。继而一汽集团轰轰烈烈大手笔营销,斥资10亿人民币打造的全新自主品牌欧朗,2014年的销量也只有6933辆。
被认为是中国自主品牌里程碑式的车型——夏利 ,2014年的销量只有72059辆,同比下滑44.79%,市场份额只有0.58%;上市公司可能面临ST的风险。
2012年,徐建一又借着公车采购政策的推行,宣布重新打造红旗品牌。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徐建一更表示一汽将就红旗轿车的研发和生产投入105亿元。可是,2014年,一汽红旗的销量仅为2708辆,相较2013年累计同比下跌9.16%。
2011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徐建一就新能源汽车发布了“蓝途战略”。三年过去了,一汽首批量产的四款新能源汽车终于上市,但是却无一入围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位,销量排行榜被比亚迪 等民营企业牢牢占据。
“汽车行业反腐不仅涉及一汽,东风集团总经理助理任勇等也被查处,但是任勇的业务能力是被业界认可的,可徐建一你能找到对他的认可吗?”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总结。
海南省委原常委、原副省长谭力就以嚣张跋扈而著称。据公开资料显示,谭力曾常年在四川任职,先后出任过郫县县委书记、县长,成都市市长助理、成都市委宣传部部长,四川省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2004年调任绵阳市,任市委书记。
谭力
原绵阳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赵文定在接受《法制晚报》采访时特地提到一件事:“我做绵阳市委书记时,从来不敢想象一个市委书记可以在工作上像谭力那么霸道!谭力在任职期间,曾因政见不合,在一次市委会议上和当时的市委秘书长发生激烈争吵,最后居然当着十几位市政府和局委领导的面,狠狠将一记耳光抽在对方脸上!现在回想起来,谭力为官为政简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
“谭力在绵阳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赵文定如此评述说。公开的资料显示,谭力为政期间,绵阳市的局委一把手频繁调动,有的甚至三个月一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有的单位一把手,调动竟高达五次之多。
而薄熙来打王立军的那个“历史性耳光”,更是让我们知道了很多事情。
薄熙来与王立军(资料图)
2011年11月13日,薄谷开来和按其指示行事的勤务人员张晓军把尼尔·伍德杀死在重庆的南山丽景度假酒店。侦察工作陷入困境,有明显的证据又不能揭发。
2012年1月28日,曾多年跟随薄熙来的时任重庆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向其上司出示了严重损害其妻子名誉的证据。薄熙来很不高兴,他认为王立军是讹诈,并打了王立军一记耳光。
薄熙来在庭审时曾与王立军当庭对质。薄熙来称:“我觉得他对我耍了两面派,我最不能容忍这种两面派,表面对我言听计从,但在这些问题上他为什么要授意别人来写信而他自己不出面呢?头天他跟我讲,他就说有人反映五哥(他管谷开来叫五哥)与尼尔死亡的事有关,他说是有人反映,说的很柔和,第二天我再问他是你授意的,还是那些人主动的?他无言以对,这时我看出破绽,我判断就是他授意别人的,所以我扇了他一耳光。”
图为薄熙来与王立军在庭审现场画面
另外,在质疑下属王正刚给他“送钱”时提及“这有一笔钱,给谁都一样”时,薄熙来更直言,“如果王正刚真给我说这句话,我认为对领导是很随便的,我不扇他耳光才怪呢。”在法庭上说要扇人耳光,其为人之桀骜不驯、狂妄张扬,亦可见一斑。这也从另一侧面印证了薄熙来对王立军那一扇“历史性耳光”的真实性。
这个非理性的巴掌让老戏骨薄熙来几十年如一日的戏毁于一旦,惶惶然地被赶下了戏台,不得不“百感交集,也只剩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