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个多月,中纪委又出手“打虎”了。这一次,落马的“老虎”来自安徽。
时隔一个多月,中纪委又出手“打虎”了。这一次,落马的“老虎”来自安徽。5月2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安徽省副省长杨振超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年初,中央巡视组对辽宁、安徽、山东、湖南四省开展“回头看”。此次杨振超落马,距巡视组再度巡视安徽结束不到一个月。
◎安徽第三“虎”
5月22日,第二期俄罗斯高级公务员(安徽)研修班开班式在合肥举行,杨振超以安徽省副省长的身份出席活动。前几天还人前风光,今天已成通报对象。
杨振超是十八大以来安徽落马的“第三虎”。2013年6月、2014年7月,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韩先聪分别接受组织调查。最终,倪发科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而韩先聪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也在本月19日开庭,将择期宣判。
从中纪委网站公布的简历可以看到,杨振超作为本土型官员,仕途从未离开过安徽。从政之前,杨振超一直任职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从班长一路干到公司党委常委、经理。1998年,对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年12月,杨振超在担任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党委常委、经理的同时,被提拔为铜陵市委常委,这也成为其仕途的起点。
此后,杨振超仕途一路顺畅。从2003年2月开始,其先后任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省经济委员会主任、淮南市委书记,直到2013年任安徽省副省长,完成了从正厅级官员到省部级官员的跨越。
不难看出,杨振超担任副省长前一直与经济联系密切,在资源领域耕耘多年。担任副省长后,他主要负责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领域,而这些在很多人眼中都是易引发腐败的高危领域。
◎四任淮南市委书记均“出事”
杨振超在爬至仕途顶峰——安徽副省长前,身份是淮南市委书记。算上他,淮南连续四任市委书记均以“出事”收场。他的两个前任,陈维席因失职在升至副省级领导后被降为正厅级巡视员;陈世礼则因受贿在任上被“拿下”,后被判处死缓;而他的继任者方西屏,在淮安书记任上一年多,也因严重违纪被查。
同一岗位的官员先后“出事”并非孤例。此前,昆明连续三任市委书记仇和、张田欣、高劲松被查;山西太原先后有三任市委书记出了问题;而在广东茂名,10年间的4任书记中亦有3人落马。
“前腐后继”的例子不仅限于“市委书记”。在淮南,十八大以来先后有多名领导干部被查落马。其中包括:淮南市原市长曹勇,淮南市潘集区委原书记蒋昌盛、原区长潘奇志、原副区长蔡玉福、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董明辉等。而在山西等地,更是牵扯出了“系统性、塌方式腐败”。
在一些人的认识里,某地、某单位查处多个落马官员后,就会缓一缓、松口气,最危险的地方或许反而会安全一点,但事实说明,这种预期已彻底失灵。谁敢玩腐败接力,谁就必然会成为反腐的目标。
◎四省“回头看”,三省有“老虎”落马
随着杨振超被查,中央巡视组“回头看”的四省,三省已有“老虎”落马。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阳,辽宁省委原书记王珉,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山东省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再加上刚刚落马的杨振超,首次“回头看”收获颇丰。
除了打“老虎”,有媒体统计,两个多月来,上述4省至少还有近20名厅级以上官员落马。 真是应了那句话:“巡视‘回头看’,不是‘回眸一笑’,而是‘回马一枪’。这一枪,要点中要害、枪枪见血。”
“回头看”,既为“查漏”,更是震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回头看’。巡视过的31个省区市,不是一巡视了就完事,要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让心存侥幸的感到震慑常在。”之前,总有一些腐败分子心存侥幸,更有少数党员干部在私下里鼓吹“反腐是一阵风,吹吹就过去了”。这次“回头看”彻底打破了少数人侥幸过关的幻想。中纪委用实际行动表明:反腐力度丝毫不减,反腐步伐一刻不停,腐败分子“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违纪必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