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戒除“慵懒散” 准时开会就是最基本的规矩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4月3日电 在4月1日召开的江西省防汛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省长鹿心社对某厅局负责同志迟到一事,当场提出批评:开这么重要的会,为何迟到?倘若是在抢险救灾,这迟到15分钟要耽误多少事啊!省长一席话直截了当,不避不绕,戳到了作风问题的痛处,令人警醒,引发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认为,会风折射作风,小节影响大局。习总书记一再强调党员干部要讲规矩,准时开会就是最基本的规矩。开会迟到,是“慵懒散”的体现,干部转变作风就要从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省、刻刻警醒,从细节抓起。
会风连着作风,网友“倪洋军”认为,遵守会风会纪,是对与会者最起码的素质要求。更何况是防汛减灾这样的重要会议,居然有厅局负责同志迟到,实在是不应该。领导干部开会迟到,看起来好像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其背后折射出的“慵懒散”作风病,却是必须严肃认真对待的“大事”。网友“意正论者”认为,个人的作风怎么样,往往体现在生活小节和工作细节中。忽视小事小节,就有可能败坏大事。作风上的“小问题”可能引发“大祸端”,作风上的“小转变”也能迎来“大发展”。
网友“金临安”认为,会风反映作风,作风影响会风。开会迟到、早退、玩手机、打瞌睡等乱象,事实上就是“慵懒散”的体现,一直饱受诟病。网友“真飞鸟”认为,开会迟到看似事小,实则是精神懈怠、工作懈怠的具体表现。领导干部如果连起码的会风会纪都不遵守,又怎么能去遵守法律法规?
网友“青竹韵”在帖文中谈到,因开会迟到之事挨批,看似冤,却是治疗作风顽疾的最佳时机。要转变观念,用制度之力规范行为,用惩治手段以儆效尤,否则他日病入膏肓,岂不悔之晚矣?“一处弛则百处懈”,网友“村里的Girl”则认为,机器如果掉了一颗螺丝,慢慢的其他螺丝也会松动,最终会可能导致整部机器散架。一个人如果某一方面松懈了,就会在其他方面降低要求,等深陷泥潭的时候已经无法挽回,所以要从严律己,从转会风开始转作风,开会不再拖拖沓沓,会上不再东张西望,会后不再抛之脑后,会上认真听、会后严落实;从转作风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时时自省、刻刻警醒,一时都不能松懈、一刻都不能放松,查一查自身的不足、紧一紧松落的“螺丝”,持身要严,办事要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