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十八大后党的反腐倡廉新态势:重视网民在反腐中的作用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规模、深度、密度以及廉政法治探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从“打老虎”到“拍苍蝇”,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四风”到“探索预防和惩治腐败的体制机制创新”,纪委这几年可谓是马不停蹄。打造青山绿水的自然生态非常重要,“要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而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同样意义十分重大。

一般认为,腐败现象往往与一定的制度、文化、环境氛围紧密相关,因此,在中国今天现实情境下,若需要对腐败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从“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等多个层面推进,这也构成了十八大后反腐倡廉建设的新特点,也就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主要体现在了无禁区、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零容忍,目标在于形成不能腐(健全权力运行与监督的体制机制)的态势。

强化制度的治本反腐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运动式反腐、权力反腐到制度反腐,这是运用法治思维做好反腐败工作的体现,目的在于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顶层设计与长效机制。当然,重视反腐败的制度建设不只是出台新的制度机制,还包括了完善现有的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注重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配套衔接性和整体协同性,注重制度的有效贯彻和实施监督,其中监督又包括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

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设计。十八大以来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纪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而以《党章》为核心的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顶层设计正逐渐形成。“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均是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目标,从对高层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到对基层对全体党员普遍提出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政治底线的要求。

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腐败的本质是寻租,即公权私用。腐败与权力的运行机制关系密切,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是一种责任,需要接受监督,唯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下、公开透明起来、接受监督才能建构起长效机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清单、权力分解制度、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措施等都使得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为和从政活动不能再“任性”。

同时,完善党内监督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党委的主体责任与纪委的监督责任,并明确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可以说,这是对纪检监察工作运行的制度环境的重大调整,过去党委书记认为反腐败工作是纪委书记的事情,往往抱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的态度。

而同体监督的弊端往往使得纪委和纪委书记监督同级党委和党委书记的制度设计在运行逻辑中遇到了很多弊病,如今制度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如果一个地方腐败问题严重,有关责任人装糊涂、当好人,那就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创新纪检监察体制机制,使党内监督“利器”更加行之有效。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关于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方案》,都是运用制度化、法治化的思维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和完善优化的体现。

一方面,注重纪检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特性,例如“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就是针对克服同级监督、同体监督的弊病所做的改革创新。

另一方面,“专项巡视”与“派驻监督”深入推进成为了高悬的尚方宝剑。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地区和单位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巡视对象突出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这些巡视新机制都显著增强了巡视的实践成效。派驻纪检监察机关垂直统一管理的制度安排得以有效推动,过去纪检机构仅覆盖了国务院组成部门,而党的工作部门、人大、政协机关也被“填补空白”。

2016年初,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提出“要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既加强党的自我监督,又加强对国家机器的监督”,这意味着反腐将在党内纪律建设的基础上向党外和政府领域拓展,反腐败工作将实现“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协同统一,进而实现对全体公务机关和公职人员的全覆盖。

重视群众特别是网民在反腐工作中的作用。网络社会的崛起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形塑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的公共空间、一个新的公共舆论场,在这个新场域中,网络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潜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

在十八大后,纪检监察机关对于“网络反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强化,网民通过互联网络反应的腐败问题、揭露的贪腐线索往往一经爆料曝光,能够得到更加及时的调查、回应、处理、互动。

不仅如此,十八大以后,中央纪委监察部从与各主要门户网站联合开通“网络监督专区”到整合原有网络平台,开通了突出网络举报、互动交流、信息公开、数据发布的综合性政务网站——中纪委网站,接受党员群众的举报、申述、意见建议,都体现出了中央纪委监察部面对网络反腐的重视与自信。

(作者朱峰系河北大学副教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团中央“青年之声”专家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