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根:鱼与熊掌
鱼与熊掌
盐城市商务局党委委员、纪检组长 陈友根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鱼与熊掌”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二难选择,既想学习又想游戏;既想工作又想休闲;既想名又想利;既想当官又想发财;既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逍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之所以难,难在取和舍,难在那“鱼和熊掌”都是“我所欲也”,但却只能选择二者之一,选择了其一就必须舍弃其它。对于这个难题,孟子这位大哲学家给出了答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话既精辟又富含深意,简单的道理众所周知。
然而要想作出鱼和熊掌正确的取舍却并不是易事,尤其是在做人为官的道路上。自古以来,升官发财似乎天经地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苦读十年寒窗就为一朝得道升官,发财享乐。这些和官僚主义、特权思想一样,都是千年封建社会的余毒。旧社会虽然早已灭亡,但它的思想余毒还在熏蒸、侵蚀着我们。但是,“当官”与“发财”对共产党人来说,却像是水和火一样不相容。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性质和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的公仆本质。既然身为人民公仆,就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对于党的干部来说,为官与发财不能鱼与熊掌兼得,权力和金钱就像两条轨道上的火车,如果既想待在“官位”的列车上,又想登上“财富”的列车,那就必然“车毁人亡”。从政亦或从商曾经是我们人生的十字路口,只能选择一个路口前行,注定无法在两条道路上同时行走。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既然选择了从政,既然选择了做官,就该把钱财等身外之物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守住自己的那口人生清泉。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把职务看成是干事创业的平台,把权力看成是为民服务的责任。人生在世,成功不仅仅体现在拥有多少财富上,“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得到党和群众的褒奖,才是比金子更可贵的东西。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行事警言,入了党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一部分普通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就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我们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人为了人民、事业、理想就必须主动放弃、自觉屏蔽那些影响党的纯洁性、党员先进性的权利与自由。但也有一些人费尽心机奢望二者兼得,他们把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一身份当作权力的护身符、财富的敲门砖,在他们眼里,人生在世,图的不过是“名利”二字,“鱼”对应的是“名”,即官位,官声倒在其次;“熊掌”对应的则是“利”,即贪腐的可能性和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大小官员不计其数,他们很多人的共同之处,都是“左手拿现金、右手拿先进”,台上大谈廉洁,台下大肆贪腐,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利用手中的权力,在办公事时,谋起了私利;在给社会作贡献时,也在贪图“回报”;在服务社会时,开始追求“享受”。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堕落。为了使自己的贪腐利益最大化,他们在乎自己的级别和升迁,更加追求进步,因为一旦权力在手,即通过贪腐聚敛财富,包养情人,过上挥金如土的生活。他们这些人背叛党的宗旨、亵渎党的原则、损害党的形象,结果只能是带着耻辱和悔恨走上自我毁灭之路。
孟子不但告诉我们“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更告诉我们:“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舍生取义留下千年美名佳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戊戌君子谭嗣同;“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的鉴湖女侠秋瑾;“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铁血男儿夏明翰,他们都为了国家大业,民族大义,毅然放弃了宝贵的生命。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是维护真理和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利益。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模范共产党员孔繁森“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华西村的老书记吴仁宝“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他们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当群众需要的时候,不惜牺牲自我,用实际行动换取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拥护支持、和依赖。
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选择为官之道就不要想着发财之路,要把习总书记强调的“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作为座右铭,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