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诈骗之"领导"来电:他为“院长”办件事结果被骗7万
如果有“领导”打电话找你借钱或者办事,你会怎么办?近日,在横县经营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雷先生就接到一个医院“领导”的电话,称要他帮忙办点事,并许诺办成之后有提成。没想到雷先生为“领导”把事情办好之后,不但没得到所谓的提成,自己反倒被骗了7万元钱。案发后,横县警方经过多日侦查,终于将这名涉嫌诈骗的假“领导”绳之以法。7月12日,公安机关依法将诈骗嫌疑人陈某逮捕。
“院长”来电,请求代购一批卫生用具
横县某广告公司的老板雷先生因生意关系,平时结交了不少朋友。5月14日上午,他接到一个自称横县某医院“院长”的陌生电话,电话中“院长”称,由于马上要有卫生部门的领导到医院来检查,所以医院急需一批卫生用具;但是因为他这个“院长”刚刚走马上任,财政方面还不能顺利做账,因此想麻烦雷先生帮忙代购一批卫生用具,在下午两点半之前送到医院,到时候再凭票报销。电话中“院长”还说,要购买卫生用具必须找和医院有合作关系的“林老板”,不然其他人开的发票医院不给报销。
虽然接到的是陌生电话,但是看到对方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名字、职业等信息,加上雷先生此前确实和该医院的院长有过交情,因此他并未对这位“院长”的身份产生怀疑。“对方还承诺办完事后给我相应的提成。”看到有钱可赚,雷先生没有多想,欣然接受了“院长”的请求。
钱打过去了,货物却迟迟没有送到
随后,雷先生联系了“院长”介绍的该名“林老板”,两人商定由雷先生先付钱购买价值7万元的2000套卫生用具,再由“林老板”将货物运送到医院交货。商量妥当后,雷先生便到银行将7万块钱汇过去给“林老板”。下午两点半,雷先生准时来到医院准备收货。
然而直到下午三点钟左右,雷先生在医院左等右等不见货物运到,便打电话给“林老板”询问原因,发现“林老板”手机已关机;随后他拨打了“院长”电话,发现“院长”也关机了!雷先生感到事情不妙,便找出了之前认识该医院院长时存下的电话号码,并拨打过去。然而真正的院长告诉他,医院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卫生部门领导来检查,也没有托任何人购买卫生用具。“听到院长这样一说,我才意识到自己是被骗了。”雷先生说。随后,他立即到公安机关报了案。
民警辗转多地,揪出电话诈骗嫌疑人
接到报案后,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立即组成专案组,并根据雷先生所提供的线索开展侦查。由于电话诈骗嫌疑人没有留下太多犯罪痕迹,民警在侦查破案中遇到了重重阻碍。为了尽快揪出诈骗犯罪嫌疑人,追回群众损失,办案民警循线追踪,足迹遍布了横县、南宁、陆川甚至广东等地。经查,民警发现诈骗嫌疑人并非横县本地人,而是先到横县踩点摸透了在横县开店的雷先生以及横县某医院等情况后,再给受害人打电话,按照“我是某某领导”的固定诈骗模式引诱受害人上钩。一旦受害人相信他们的谎言,按照他们的“剧本”走下去,就会陷入他们的诈骗圈套,被骗钱财。经过连日侦查,民警最终锁定了嫌疑人的活动范围。6月3日上午,民警果断出击,将诈骗嫌疑人陈某抓获归案。经审讯,陈某供认了其利用电话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警方提醒:别上了假“领导”的当!
如今,当“猜猜我是谁”的电话诈骗在人们防骗意识增长而渐渐失去“市场”之后,上述“我是某某领导”或者“这是我新号码”的诈骗手法又“粉墨登场”。这类骗局其实手法并不复杂,诈骗分子通过事先踩点了解受害人个人情况及当地环境后,按照一套设计好的台词,利用事主想结交领导或者贪小便宜的心理,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工具冒充“领导”找受害人“办事”,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在此,警方提醒广大群众,如遇一切涉及到金钱交易的电话、短信或网上社交工具的消息,一定要留个心眼,别急着汇款,应核实清楚对方身份后再进行交易。如遇到“领导要求办事”或者“我换了新号码”等情况,不管是领导、朋友还是亲人,都要通过另一种联系方式核实清楚对方身份,不要主动猜测、对号入座对方的身份,也不要随便暴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避免被诈骗。(韦廷彬、周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