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陶培荣:父爱如山 好风如水(晒家规家训*讲家风故事征集展示)
父爱如山 好风如水
文/陶培荣
今天是父亲节,很想叫一声:父亲,您好!可是,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八年了。
记得那是1998年7月5日凌晨两点多钟,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们惊醒,拿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大哥低沉的声音:父亲不行了,回来吧!我一下子懵了,本能地说了一句,早上有个重要会议,我安排一下就走。这时,夫人对着电话大声说,我们马上就走!并对我说,安排什么?赶快回家!
回到新丰老家,父亲已在弥留之际。我一下子紧握着他的手,感觉他也把我的手紧握了一下,并微微睁了一下眼睛,似乎知道我回来了。不一会,他的手慢慢松开,眼睛轻轻闭上,凌晨3:36分,父亲带着一家人对他的眷恋走了,走得那么滿足,走得那么安祥。感谢我的夫人,果断地阻止了我的犹豫,争取了时间和父亲见上最后一面,否则,我将终身抱憾。
其实,父亲生病已经五年多了。记得早在1992年1月25日上午,我正在响水县干部大会上做报告,秘书给我递上一张纸条,我用眼睛余光一瞄,上面写着:你父亲凌晨1:30分突发脑溢血,正在抢救。我一下子如五雷轰顶,不能自持。勉强做完报告,匆匆赶回新丰。一路上,深深地为我们的疏忽而自责。那时,我们都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和过问父母的健康,知道父亲患有高血压,但很少关心他的检查和治疗,也不曾督促过他按时服药,以至于积劳成疾,酿成大病。发病后虽经正平表弟等的精心治疗和母亲的悉心照料,又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五年多,但生活质量毕竞大不如前。我经常扪心自问,如果我们平时多关心一点,是否可以避免?
父亲一生忠厚慈祥,朴实勤励。爱家庭,爱子女,每每想起,便觉得父爱如山,大爱无言!
小时候,在我的印像中,我是一个少言寡语,体弱多病的孩子,经常发热闹肚子,一有病就要爸爸抱,“爸爸抱荣”便是那时我的口头语。有一次我肚子痛得满头大汗,父亲揉了揉我的肚子,给我吃了两颗宝塔糖,拉下一大堆蛔虫,可把我吓坏了,父亲用报纸包起虫子直接扔厕所里了,当时直觉得父亲很神很勇敢。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发热,查不出什么原因,头昏无力,父亲总是用自行车骑十五里把我从新丰拖到大丰诊所针灸,一个疗程往往要一周,有时要几个疗程,父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风雨无阻地送我去针灸。每当我躺在病床上,浑身扎滿了针,又酸又痛,父亲总是买一个梅花糕来鼓励我,梅花糕又甜又糯,很好吃。可能是回忆儿时的味道,也可能是回忆父亲给我治病的艰辛,一直到现在只要看到有梅花糕,我总要买一块尝尝,个中滋味深藏在我的心中!
在父亲的精心调理下,我的身体越来越棒,不但当了兵,还差点当了空军!
我们兄妹六个,除了姐姐参加工作早,挣钱贴补家用外,其余都要上学。每年暑假结束学校开始注册报到,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也是父母亲筹措学杂费最困难的时候。父亲总要东借西欠,求爹告奶,才能让我们如期上学。记得我上小学六年级时,父亲好不容易向学校打了欠条,学校同意欠缴两元钱学费,但我和妹妹的书籍簿本费共三元六角钱是不能欠的。父亲实在走投无路了,我清楚地记得,他滿头大汗的跑回家,在衣柜里摸索着掏出不知何时存的一块“袁大头”银元,到银行兑了两块钱,又凑了些钱,才缴齐了我和妹妹的书籍费,让我们顺利地座到教室里上课。可以说,父母为我们读书,真是无私无悔,倾其所有!
当然,父亲也有快挺不下去的时候。当二哥读到高一放寒假时,父亲因生活所迫,要二哥退学,二哥十分好读书,在家又哭又闹,班主任赵老师多次上门劝说,并答应增加助学金,加上母亲的坚持,二哥才得以续读。二哥为了挣学费,暑假去打工,在建筑工地上运砖头,弟弟那时还小,也帮他去搬砖头。就是这样的坚持,两年后,二哥考上了武汉大学,至今年届七十,仍活跃在高等教育第一线。不错,我们现在都有文化了,但父母为了我们有文化,克服了多大的困难?
由于兄弟姐妹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父亲的厨艺很好,宁可自己多吃苦,总是把我们的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天灾加人祸,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食堂,总是吃不饱,饿得眼睛发花。父亲总是给我们“瓜菜代”尽量安排好生活,有时还从药店里弄一点“营养粉”给我们充饥。记得有一个礼拜天,我实在饿得难受,那时父亲借调在斗龙港砖瓦厂当司务长,我就跟母亲说去看父亲。走到砖瓦厂,正逢他们开饭,每人一小碗米饭。父亲正端起碗准备吃,看到我来了,连忙笑咪咪地把米饭塞到我手里,说正巧,快吃!我经不起饭香的诱惑,三下两下就把饭扒了。这时看到父亲只喝了一碗菜汤!这顿饭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直到我们都成家立业了,父亲仍然不辞劳苦为我们烹调可口的菜肴,每每想起那父亲的味道,热泪总是在眼眶里打转。
父母亲对我们的爱总是无言的,深沉的,他们对我们的教育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他们的言传身教,他们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态度深深的影响了我和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过去,也必将继续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父亲走后十多年,我是经常梦到他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做梦,梦到父亲带了几位朋友到党校我家来玩,好像是中午一点多钟,父亲对朋友说,三儿子中午要睡午觉,我们不打扰他,等他起床再进去。父亲!您一辈子自觉,从不麻烦打扰别人,难道您走了十 几年,偶尔来到儿子的梦中,也不愿打扰,麻烦儿子?您这让做儿子的情何以堪?!
大爱至简,父爱如山!父亲节到了,思念父亲,情不能巳,写下这段文字,以纪念敬爱的父亲!我只是想说:九十五岁的老母亲还健在,这是我们的福气。她与父亲相濡以沫,一往情深,我们要加倍的爱她,让她生活愉快,健康长寿!陶氏家族的第三代们,你们都已为人父,为人母,都有自己的工作,但一定要关心你们的父母的健康和情绪,也让他们幸福愉快!我们的父母创造的良好家规家风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