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隔着玻璃
小学时,三奶奶狠毒地骂一个放牛吃了她家包谷的男人“罪犯”,当时并不知罪犯为何物。上初中时听了迟志强曾红及城乡的《铁窗泪》,只觉如泣如诉,却无法真正体会歌者发自肺腑的悔恨。直到前不久去省四监探视姑爹,才真正领悟到隔着玻璃的自由是一种怎样的无奈。
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靠自己的勤奋和才智,一路发达,他因对村民的坦诚相助和出色才华赢得了全村人的鼎力支持,被推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工作越干越顺,他成了整个村子的主心骨和整个乡镇乃至全县的传奇。他的舞台更宽了,他的位子更高了,他的权力更大了,他觉得自己的事业如日中天,一年火过一年。他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自由漫步,平步青云。或许是升得太快了,在权力的高空他有些失重感,轻飘飘找不到正确的行进方向。
在权力的舞台上再精彩的杂耍都是一出被杜绝的闹剧,所有贸然的侥幸终将让舞者名节不保,身心俱损。姑爹这样,他之外所有隔着玻璃无奈地期待自由的被禁者皆如此。是他们自己把人生的精彩演绎成一种没有尺度的放纵。
我们去探监的那一日天下着大雨,车窗玻璃被凶猛密集的雨水彻底覆盖,看不清外面的路和风景,我只得打着应急灯慢慢挪动。车里,姑妈的心情五味杂陈,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她的错,但她却要为姑爹的罪责买单,搭上她的幸福和快乐,只留下忧郁和叹息。她在设想着与姑爹见面的无数种可能,她说她忍不住地心慌心痛,压了三百天的话,却不知道真正见面了该如何开始说,不知道该说哪一句。他们也曾因为工作和学习别离过,一年半载不相见也是常有的事,但那种情况下的见面真是夫妻小别胜新婚的亲密和开心。可这是在监狱,他们依然是夫妻,他们站在同一个地平面,伸出的手却无法握及。她没有想到活了半百竟会有一天在这样一个最不应该的场合里见面。但现实给了她一个冷若坚冰的回应,任由她哭天抢地也无济于事。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了会见大厅,大厅分里外间,外面等候大厅的一整面墙都贴满了服刑人员减刑表,排成长队的家属在纸上搜寻着亲人的名字。如果说曾经的一切都等于零了,那现在里面和外面的人都巴不得那张表上的数字也都变成零。这样的零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开始,亦是自由的开始。
“×××的家属到14号会见。”广播里念着姑爹的名字,姑妈局促地直奔14号窗口。一个穿着囚服的男子立在玻璃的另一面,四目相对的瞬间,我以为我们站错了位置,曾经风流倜傥、叱咤风云的姑爹就是眼前这个黑瘦邋遢、满脸胡楂、白发苍苍的“老者”?透过玻璃,我看到一个四十五岁男人坚硬的泪簌簌而落。姑妈更是扑在玻璃墙上泣不成声。她多想埋进他的怀里把所有的委屈和隐忍都彻底掏给这个跟她做了多年夫妻的男人,她想告诉他,顶梁柱倒了,那个幸福美满的家已经支离破碎了。她还想告诉他,远在西藏服兵役的儿子已难顶压力,精神几近崩溃;正值高考的女儿也因此无心复习,成绩一落千丈;他曾经的哥们弟兄都成了讨债军。她想告诉他的何止这些,但是,真正面对面之时,她却什么也说不出口了。
就隔着一道不到一厘米厚的玻璃,他们却什么都没有用语言传递。爱和恨,都在透明的玻璃墙间模糊渐失,别后的悔恨悲喜如何能表达得尽?
半个小时的时间被泪冲成一道暗壑,隔着两颗破碎的心。如果时间能够越过玻璃,越过最初的恣意,他多想把表拨正,亦拨正那颗被欲望扭曲的心,哪怕就是简单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着简朴的平常日子,也要胜过这透明无情的禁锢和羞耻。
镜子和玻璃,这两个同类,给人的确是如此大相径庭的领悟和教训。如果,当初他时时绷紧廉洁自律的心弦,怎会有今日隔着玻璃的悔恨不已?(杨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