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世相评说

“劫富不劫贫”是狡辩


据媒体报道,因收受巨额礼品礼金和贿赂等严重违纪问题被调查的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委原副书记、原区长陈鹏写下了10份忏悔书。在其忏悔书中多次出现了“穷人的钱不能收,老板的钱收一点无所谓”“不收钱是不近人情”“劫富不劫贫”等奇葩话语,并始终认为“自己本质是不坏的”。这样一句句“雷人”的忏悔语录,看不出一丝丝悔过之意,反倒暴露出了他在党纪国法面前的无知。

通常情况下,党员干部在接受纪律审查后,面对党纪国法,都会真诚地进行忏悔,谈问题,找根源,讲感受。但陈鹏却“反其道而行之”,对自己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思想根由避而不谈,而是再三强调贪污受贿是受到客观环境的浸染,甚至还对自己贪污受贿的事实进行“语言粉饰”,看似“原则性”十足,但其目的是为赤裸裸的违纪事实蒙上一块“遮羞布”,从而博取组织和群众的同情怜悯,想法此般荒谬无知,让人啼笑皆非。

让人啼笑皆非的还不止于此。在接受纪律审查期间,陈鹏撰写的每一份忏悔书剖析的贪腐原因并无二致,且始终坚持“自己本质是不坏的”,这明显是不知悔改。据报道,陈鹏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胸怀抱负,信念坚定,廉洁自律,一心只想着如何建功立业、服务人民。可是随着职务提升、权力变大,在与商人不分界线的交往中,被别有用心之人“围猎”,欲望也随之跟着膨胀起来,一步步从破纪走向破法。

实际上,许多被查处的领导干部最初都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却在金钱、名利面前丧失了抵抗力,和陈鹏一样,有的觉得交往的商人财大气粗,“不收白不收”;有的认为商人发迹离不开自己的提携帮助,“拿一点收一点算不了什么”。殊不知,不管你受贿的对象是腰缠万贯的商人,还是普普通通的群众,只要你伸了手、张了口,无论金额多少、方式如何,都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的红线。至于所谓的“劫富不劫贫”“不收钱是另类”等奇葩说法,都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狡辩之词。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在当下,“挡不住的风情”“禁不住的诱惑”无处不在,如果没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作“盾”,思想迟早是要被金钱、名利等步步攻陷,进而落入违纪违法的深渊不可自拔。因此,对于一名党员干部而言,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把党的纪律和规矩刻印在心里,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在小节小事上时刻保持思想清醒,不以“恶小而为之”,筑牢思想上的防线,形成拒腐防变的铜墙铁壁。(杨新宇 陈进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