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从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调到了长兴县纪委,分在派驻纪检组工作。到纪委报到之前,很多同事、朋友对我说:“你是中院刑庭的法官,做纪委工作那还不是‘小菜一碟’。”说实话,我当时心里也是这么想的:纪委工作再难再复杂,总不会比在法院办理一件刑事案件更繁琐吧!就这样,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我来到了新的工作岗位。
刚开始,凭借之前在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摸爬滚打多年形成的工作经验,一些事务性的工作我还能从容应对,直到直接参与办理一起违纪案件。
一天,派驻纪检组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反映某局一名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帮助企业推销产品收受回扣等问题。走访、谈话、做笔录、取证……法院出身的我,自认为这些都是我的强项,自然是干劲十足地投入调查工作。经查,匿名反映的问题不实,但意外发现了该名干部多次违规接受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宴请的违纪问题线索。由于该名干部属县管干部,按管理权限报县纪委处理,我也有机会参与违纪线索初核、立案审查、执纪审理等一系列工作。正是这样一次机会,让我切身感受到了纪检工作与审判工作的巨大差别,感受到了纪律审查的严肃性和纪检干部的严谨作风。
初核工作在经验丰富的县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王主任带领下有条不紊进行。首先是谈话做笔录。在法院,刑事审判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在看守所羁押的被告人,谈话内容也主要是核实性的,所以安全保障问题不需要法官操心,谈话一般也是直面问题,开门见山。而纪委开展初核工作的对象是违纪线索已被纪检部门掌握,但未采取强制措施的党员干部,谈话的目的是要让其交代问题,因此,做好谈话对象的心理活动预判,精心准备谈话提纲,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好防范预案成为必不可少的步骤。
一切准备就绪后,与谈话对象的正面交锋随即展开。“××同志,你自身在廉洁自律方面有没有问题?”“已有证据显示你存在违规接受辖区内企业负责人宴请的问题,你怎么解释?”……王主任一连串的发问,句句义正词严。在铁的证据面前,该名干部从开始的心存侥幸到和盘托出,前后不到半个小时。事后王主任对我说:谈话要注意节奏,直视谈话对象,注意面部表情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策略……这句话,看似简单,我想我需要用很长一段时间去认真学习领会。
除谈话做笔录外,调取材料、复印资料、整理、装订案卷……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实则处处有玄机。调取、复印材料应注意哪些事项,材料上盖什么章,盖在什么位置,签名有什么要求,签字在什么位置,整理材料按照什么顺序,装订有什么要求,等等,这些都有明确的规定要求。
刚开始,我对这些近乎苛刻的要求不以为然,认为纪律审查嘛,只要把主要的东西搞清楚就行了,何必在乎这些小节。王主任对我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些看似小节的地方,实则体现了纪律审查的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一件案件办下来,既要对当事人负责,也要对组织负责,更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以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能有一丝一毫问题。
这件案件办完以后,看着面前的成果——一本厚厚的案卷,我陷入了沉思:常言道,隔行如隔山,虽然自己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在纪检监察工作的战线上,我还是一名新兵。目前而言,我还只是初步掌握了工作流程,对如何开展谈话,如何进行调查取证,如何撰写文书材料,如何定性处理,等等,这些作为一名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必备的业务素质,只摸到了些皮毛。自己之前对纪委工作的小看,现在看来实则是毫无道理。
同时,从一本本厚厚的案卷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纪检监察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纪检事业的无限热爱。他们将这份忠诚和热爱,化作一份份笔录、一个个签章、一道道程序、一本本案卷……作为一名纪检战线上的新兵,我才刚刚“入门”。
(黄伟杰 作者单位:浙江省长兴县纪委派驻第十一纪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