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福建调研,习近平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按党章办事,把对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在标准上严格起来。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十八大以来,中央颁布修订多项党内条例准则,首提“法律监督”,巡视213个地方、单位,覆盖全国
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官员面对镜头反思忏悔,剖析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到腐败犯罪的深渊……
这是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的片段,10月17日,距离十八届六中全会开幕时间仅剩7天时,央视一套在晚八点黄金时段,播出了第一集。
约一小时后,中纪委官方微信公号推送文章,称该系列纪录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讲述了一些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在十八大全会闭幕当天,针对党内反腐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4年来反复强调从严治党,加强党内监督制度。
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将为党内监督再添利剑——将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并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决心之坚
超百老虎落马 反腐绝非空话
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首次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习近平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表示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月19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表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
17天后,2012年12月6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中央纪委有关负责人证实,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
李春城的落马,标志着十八大以来中央密集“打虎”的序幕拉开。数据统计显示,4年来,先后有100多名省部级及以上领导干部落马。
党的十八大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新的部署。2013年1月21日至22日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绝不是一句空话”。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成绩,已然佐证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兑现了“不是空话”的承诺。
监督之变
首提法律监督 权力关进笼子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还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便确立了党内监督的地位: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将“党内监督”作为加强党建的重要内容,并明确体现在“地方委员会的财务、活动和政策,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等条款中。
党的五大修改党章时,更是规定党内专设“监察委员会”,并赋予中央监察委员会权力;党的六大党章中首次具体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
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法律监督,指出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这实际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对权力行使过程中严重违法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和纠正的行为。
对于法律监督,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表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
巡视之全
巡视覆盖全国 加强制度约束
巡视制度是党内监督工作的利剑之一。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始终冲锋在管党治党前沿和正风反腐一线,发现一批领导干部问题线索,推动解决大量突出问题,有力促进被巡视地区、单位和领域强化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推动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改革发展,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被誉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实现派驻巡视全覆盖、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这意味着,中纪委的巡视会覆盖到各省区市、中央国家机关、中管企事业单位等,并通过全覆盖、不间断的巡视,不让有问题的人心存侥幸,不让腐败分子有立足之地。
十八大以来,中央颁布修订多项党内条例准则,首提“法律监督”,巡视213个地方、单位,覆盖全国
2013年5月,中央启动首轮巡视,10个巡视组分别巡视10个地方和单位,至今中央共安排130个组次,对213个地方、单位进行了巡视。每轮巡视结束,均会公布巡视结果,发现一些突出问题及违法乱纪线索。
2015年3月底,中央纪委新设7家派驻纪检组组长,分别赴中办等部门任职。到2016年初,中央纪委派出的47家派驻纪检组已全部到位,实现了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派驻机构全覆盖。
纪委巡视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援。中纪委官网消息显示,今年3月,湖南省纪委官网和官方微信“四风举报一键通”栏目收到群众举报,反映湖南省某高速公路收费站一财务人员挪用公款120余万元。
当时湖南省委第十巡视组正在省交通运输厅开展巡视。获知举报信息后,巡视组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赶赴当地,对反映的问题开展调查核实。很快,问题被查实。巡视还没有结束,涉事的高速公路管理处以及收费站的相关责任人就受到严肃处理。
习近平指出,这实际上是全体党员干部都需要搞清楚的问题: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进一步表示,如果开始就咬耳朵、扯袖子,在执纪方面抓得很紧,可以让多少人避免违法?过去形成了这么一种现象,就是不到违法的程度大家都可以“包容”、“宽容”,到了违法就由他去吧。这是对党和干部不负责任的表现。
巡视制度本身也需要制度约束。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多次强调,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巡视组“对重大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没有客观汇报就是渎职”,必须根据情况追究责任。
他还要求,中央巡视组建立组长库,实行“三个不固定”,即巡视组组长不固定、巡视的地区和单位不固定、巡视组与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组长不是“铁帽子”,一次一授权。
“打虎”之严
国内反腐高压 国外追逃追赃
十八大以来,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老虎”纷纷落马。据媒体梳理,仅自2012年12月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被查至2015年11月13日证监会前副主席姚刚被查的约3年间,查处副省级及以上官员139名。
习近平曾就腐败问题,多次与地方党政干部座谈,指出存在的问题。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省河北,全程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他指出在党员、干部队伍中,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
发言中,他还提到有的一把手只讲集中不讲民主,习惯于逢事先定调,重大问题不经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和讨论就拍板,甚至对多数人的意见也置之不理。
时任河北省省委书记周本顺,在2015年成为十八大后首位被调查的现任省委书记。
在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中,周本顺说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会落到这种结局”,贫寒出身的他成为了自己曾经最痛恨的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纪录片中介绍,周本顺严重违反党的多项纪律,在公务接待、个人住房、出国考察等方面,周本顺都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在中央严抓“八项规定”后,还多次公开表示不满。
中纪委工作人员透露,周本顺还曾跟班子成员讲过,说现在中央抓八项规定,抓得太细了太严了,没有必要,最后主要想的是如何让一些有腐败行为的领导干部得到安抚和保护,实质是为了自己的腐败行为能不能最后得到一个冷处理,软着陆,最后能够蒙混过关,找一个心理上的借口。
作为一名党员,他还大搞迷信活动,在多处住所内摆设佛堂佛龛,每逢初一十五和相关佛教节日,都按时在家烧香拜佛。还见佛就拜,进庙就塞钱,甚至家里养的一只乌龟死后,专门为此手抄经文,连同乌龟一起下埋。
十八大以来,中央还加大追逃追赃工作力度,习近平高度关注国际追逃追赃工作的进展,曾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国际追逃工作要好好抓一抓,各有关部门要加大交涉力度,不能让外国成为一些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五年、十年、二十年都要追,要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2015年4月22日,中国首次公布百份全球追逃“红色通缉令”。据中纪委官方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15日,列入红色通缉令的百人已经有三分之一归案。据中央追逃办透露,从2014年至2016年3月底,共追回外逃人员1657人,其中涉及原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307人。
创新之规
修订若干条例 加强顶层设计
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相关条例、准则频繁颁布、修订,加强监督体系顶层设计。
2013年5月,《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发布;同年底,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要求领导干部,积极主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2014年,中组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严禁超职数配备干部的通知》、《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国家工作人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出国(境)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将监督事项进一步细化。
2015年6月,《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出台,10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印发;201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这些都为党内监督,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进一步健全了法规制度,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2015年国家统计局在22个省区市开展的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也显示91.5%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三年时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
2003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在党内监督、反腐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条例》与新实践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显现出来。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修订党内监督条例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现行党内监督条例,监督主体比较分散,监督责任不够明晰,监督制度操作性和实效性不强。
有专家分析,目前的监督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监督主体各自为战,党内监督的多种方式协调性不够等现象。同时党内政治生活集中不够和民主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等问题,也需要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完善。
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专家认为,修订后的党内监督条例将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监督形式相结合,形成完整的问责制度和监督体系,将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其体系和制度更加完善。
新京报记者 黄颖
(新京报首席记者王姝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