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长征精神: 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1 舆情综述

9月23日,“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京开幕,一时间将舆论的目光聚焦在长征精神上。有舆论指出,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壮举,给世人留下了恢弘厚重的精神财富。坚定信念、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更成为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红色基因。

2 读懂长征精神力量

《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解读称,长征是一部艰苦卓绝的战争史,更是一部破尽万难的奋斗史。二万五千里征程,红军战士以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写下了人类历史的传奇,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当今中国,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读懂、汲取长征精神,就应该经常检视自己是否拥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激情,是否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是否保持“千锤百炼不怕难”的韧劲。

读懂长征,就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革命理想信念。历史与现实、未来其实是一脉贯通的。长征属于历史也同样属于未来,回望长征,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今天,我们纪念长征,重走长征路,就是为了珍惜和充分运用这个精神,重温一种伟大精神,获得一种现实力量,享受一份精神富矿,赓续一种力量传承。

3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上海观察网、长江网等媒体强调,今天,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深化改革的激流险滩,面对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等硬任务,更加需要弘扬长征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刻把国家放在心里,把人民放在心里,把事业放在心里,敢于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长征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动力。广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长征精神、铭记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中应做好“五个表率”: 一要做理想信念的表率,二要做团结共事的表率,三要做勤于学习的表率,四要做勇于担当的表率,五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弘扬长征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谨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教训,杜绝一切危害群众的行为,保持应有的职业操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吃水不忘挖井人”,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焕发党的活力、永葆党的生机、永葆党员本色。

4 走好新的长征路

人民网、四川在线等媒体评论称,奋进的时代必有奋进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品格和实践特质,长征早已熔铸进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融汇成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新长征。

难走的路是上坡路。我们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但前进的道路上也还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齐心跨越,许多新的“娄山险关”“大渡铁索”需要奋勇征服。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脱贫新目标、激发改革新动力,哪一项的难度都不亚于长征中的战斗拉锯和跋山涉水。“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地,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要想赢取六盘山下的红旗漫卷、收获三军会师的笑逐颜开,我们就必须拿出排除万难、克敌制胜的红军气概,以“英雄交响”创造出新的“人间壮举”。

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同舟共济,顽强拼搏,我们就能在新长征路上创造新辉煌。

5 网民盛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近期,长征精神引发舆论热议,网民纷纷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看法。为了解网民对此话题的观点倾向性,以新浪微博、论坛、网页跟帖为样本随机抽取600条评论并进行归类总结,结果如下:

◎部分网民观点

@清廉珠山

困难是试金石,它能映照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严峻的形势、复杂的局面,需要我们纪检监察干部以长征精神为指引,把困难踩在脚下,不断标注反腐败事业新高度。

@官廉民自安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红军战士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毅力、严明的纪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作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只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勇于担当反腐重任,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趟不过的河,没有打不掉的“老虎”,没有拍不着的“苍蝇”。

@那山那水

时代赋予了长征精神以新的灵魂,长征精神不会随着年代的日渐久远而消逝。作为纪检人,我们需要弘扬长征精神,拥有坚定的信仰、奉献的快乐和不畏艰苦的意志。

@为政在廉

读懂、汲取长征精神,就应该用长征精神吹响反腐倡廉攻坚战的号角,像红军那样心系人民、像红军那样紧密团结、像红军那样艰苦奋斗,确保党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在新长征路上展现出强大的中国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福地清风

干好纪检工作,同样需要长征精神。百折不挠地直面监督执纪问责中的难题,不怕牺牲,坚决与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团结群众,让群众在正风反腐中有获得感。(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郑光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