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读史随笔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对党绝对忠诚是中办的生命线,是做好中办工作的根本点。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8日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出自诸葛亮的《兵要》。原文是:“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故良将守之,志立则名扬。”其意是说,人有忠诚的品德,就好比鱼儿有了水。鱼离开了水就会死,人失去忠诚的品德就很危险。所以好的将领都注意保护它,使部卒的志向得以实现,名声广为传扬。

“天下之德,莫大于忠”。忠诚是人们心中的至德,有忠才有德,忠立德亦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与恕,是人之两端,如果说恕是底线,那么忠就是高端。尽管古人对忠有多种表述和解释,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就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就是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就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些志士仁人、英雄豪杰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但都以自己的行动对忠作出了这样的诠释:忠就是担当,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视死如归,奋起匡正时乱,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忠就是刚正,在是非曲直面前旗帜鲜明,敢讲真话,以苟且偷生为羞,以避事避害为耻;忠就是坚守,在各种利诱考验面前心有定力、立稳脚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这样的人越多,公平正义就越能得到彰显,真理的光焰就越能辉耀大地,引领人们向上向善。

在我们共产党人的词典里,忠诚是内心的信仰,忠诚是精神的高地,忠诚是力量的源泉。当你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时,当你亲自动笔向党组织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表达意愿和决心时,这已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对信仰、信念的虔诚,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的理想追求,是对党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追随。比起历史上的仁人志士和英雄豪杰,共产党人的忠诚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更为丹赤的底色、更为自觉的践行。这种忠诚,在有着“鸦飞不过的田产”的彭湃那里,是当着一万多农民的面,将一箱子田契铺约全部烧毁,与封建家庭与剥削制度的决裂;这种忠诚,在走上绞刑架的革命先行者李大钊那里,是“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誓言;这种忠诚,在“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那里,是抛弃高官厚禄,毅然率部参加南昌起义,是艰辛的找党、入党的历程;这种忠诚,在敌人狱中坚贞不屈的江竹筠那里,是对党的秘密的坚守,是对党组织的保护,“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这掷地有声的誓言表达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贞之心。正因为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忠诚于信仰,我们的信仰才永葆其光、永灼其焰;忠诚于组织,我们的组织才不断壮大、坚如磐石;忠诚于事业,我们的事业才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忠诚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表态,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忠诚的坚守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时刻要接受实践的磨砺和检验。

坚守忠诚,就要加强“党性提纯”。忠诚与党性是紧密联系的,党性纯,则忠诚纯;党性强,则忠诚固。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名罗荣桓为红四军前委委员并建议任命他为第二纵队党代表时就说过:“为什么让他当党代表呢?就是因为他老实。”老实,是共产党人的道德底线,也是党性纯洁的重要体现。时下,有些党员对组织不老实,惯于搞弄虚作假那一套,不仅年龄、学历、工龄、申报事项造假,而且连党员身份都敢造假和隐瞒,如同媒体所评议的那样“把党员身份当作衣服,想穿就穿,想脱就脱”,其做法危害极大,尤为党纪党规所不容。对党忠诚老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党性的底线。连这条底线都守不住,试问如何面对党章、党旗、党徽,又遑论对党的忠诚呢?因之,提高忠诚度,首先要提高党性的纯洁度。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造,不知疲倦地同自己头脑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才能使党性得到提纯,从而铸就坚守信仰、坚守忠诚的铜墙铁壁。

坚守忠诚,就要严格纪律规矩。无论是平时还是关键时刻,不管是大事还是小节,只要看一名党员遵规守纪的行为,就能判断其忠诚的真伪。当年,顾顺章不遵守党的白区工作纪律,生活作风不检点,听不进组织和他人的批评意见,陈赓就预言:只要我不死,就一定能看到他叛变的那一天。事实证明了陈赓的判断。因此,对党忠诚不是空洞的口号、高调的表态,必须是灵魂深处对组织的敬畏和服从,是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形势下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敬畏和遵守。今天我们讲纪律,首先就要讲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章和党的纪律看齐,对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坚决拥护,认真贯彻落实;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铭记于心,自觉付诸于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牢记“纪严于法,纪先于法”,严格党规党纪,念好“紧箍咒”,不碰“高压线”,以遵规守纪的自觉和坚决守护忠诚、坚守大节。

坚守忠诚,就要勇于责任担当。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忠诚也是如此,必须与履职尽责相统一,才能愈显示出珍贵;必须与真抓实干相联系,才能愈散发出光彩。不担当,不实干,半点忠诚都没有。要担当,就要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情怀,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念,自觉把工作当作事业去追求,把使命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要担当,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甘当铺路石,愿做无名英雄,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要担当,就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品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敢闯敢试,勇于攻坚克难,在重大任务的考验中,在艰苦环境的磨砺中尽显忠诚本色,书写无悔人生。(向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