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监督:推动治标向治本转变
□巡视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是党之利器,国之利器。应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巡视监督与党委监督、纪委监督、党员监督以及派驻监督联动起来,形成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整体合力。
□除了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做到精准发力、定点突破外,巡视监督更重要的是查找腐败滋生的原因以及制约监督弱化的原因,加快党内民主和法治进程,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各级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净化机制,提高各级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巡视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是党之利器,国之利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监督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在查处腐败案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监督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应当看到,巡视监督不可能替代一切、一劳永逸。从目前情况看,巡视监督在空间上尚未全覆盖,巡视监督还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进一步体现权威性和严肃性,不仅需要常态化,而且需要从治标向治本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需要。
党内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殊组织和不受监督的特殊党员。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些地方党内自下而上监督难,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监督难,纪委对同级党委领导成员监督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地方党内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党员之间不愿暴露思想,不敢揭露矛盾,不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党员干部怕批评同级妨碍团结,怕批评上级影响提拔,怕批评下级丢了选票。党内政治生活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工作报告变成了工作部署,审议报告变成了学习报告,征求意见变成了评功摆好,自我批评变成了自我炫耀。普通党员对现实问题的反映,有的得不到足够重视,自己的监督权难以有效行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抓在手上,加大管党治党力度,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就《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起草的有关情况作说明时指出,虽然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很多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解决得还不彻底,一些问题还可能再冒出来,必须继续努力,不断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防范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巡视监督已经取得的成就,应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巡视监督与党委监督、纪委监督、党员监督以及派驻监督联动起来,形成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整体合力。
对于一级党组织来说,反腐败的力量只有是内生的自净的,才是治本的长效的。鉴此,巡视监督除了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做到精准发力、定点突破外,更要查找腐败滋生的原因以及制约监督弱化的原因,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结合起来,逐步完善各级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净化机制,提高各级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切实实现从治标到治本的转变。
党内政治生活存在的问题,客观上要求巡视监督逐步向治本聚焦,紧紧围绕党的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和生活纪律,加强对巡视对象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章党规党纪、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监督,着力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选人用人以及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完善巡视制度,明确巡视内容,扩大巡视范围,提升巡视效果。加强对资金管理、资产处置、资本运作、工程项目等方面的专项巡视监督。巡视监督结束后要如实向派出组织和部门报告重要情况和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对领导干部涉嫌违法违纪的线索和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要移交相关法纪机关处理。加强对巡视移交问题的监督检查,推动强化管党治党意识,切实把责任落实到位。
接受巡视的党组织要不折不扣落实整改责任,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查找深层原因,堵塞制度漏洞。由此推动各级党组织加强思想建党和制度建设,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开展同级之间的相互监督,使各种监督分工明确,步调协同,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监督态势,通过充分发挥巡视监督的震慑、遏制、治本作用,使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置身于严格的法规制度约束之下,切实守住为人的底线、处事的界限。
与此同时,巡视监督要推动党员对党内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党员权利是党内民主运行的基础,党员权利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尺度。切实保障党员权利,使党员真正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是党内民主生活健康正常的基石。按照党内民主的要求,党员权利就是全体党员平等地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权利,包括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对党内决策的讨论权、表决权,对党内工作的批评权、监督权等。强化党员对党内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实际上就是使党章赋予党员的各项权利能够得到充分行使和切实保障。巡视监督要推动领导班子内部的制约监督。严格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科学配置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权力,构建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按照分工负责原则确定领导干部分管的事项、掌握的权力、应负的责任,减少领导干部对具体事务的直接管理,防止领导干部权力过分集中,确保各项权力都在法治的轨道上合理运行。
(作者系空军反腐倡廉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空军指挥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