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鱼塘
儿子在城里做个不小的官,很长一段时间,让父亲在乡村扬眉吐气。
儿子刚提拔时,父亲左叮咛右嘱托儿子,要做个好官,做个有口碑的官。儿子像儿时听父亲的教诲一样,认真地点点头。
儿子一级级提拔,回家的次数一年年减少,父亲心里堵得慌。不能当面说教儿子,父亲只有借用电话,可接电话的儿子,一次次似乎心不在焉,虽不停地应着“是”,父亲听得更着急,仿佛儿子正离他渐行渐远。
父亲感觉儿子已有自己的思想,不死心,又苦口婆心给儿媳传授管住儿子的决窍,可儿媳更显不耐烦,笑说父亲一辈子胆小如鼠,儿子比他强多了。儿媳像似深谙官场之道,还说教起父亲来,要在官场上混,没有个胆大心细的性格,路肯定走不远。父亲听到儿媳下这样的为官之论,很伤心,浑烛的眼泪不争气地滚满眼窝,因为他害怕失去儿子,儿子毕竟是他四十多岁的“晚来子”。
或许父亲的担虑是多余的,他在乡下怀着心思不愿在乡邻中露面;儿子在城里意气风发,官运亨通,天天地方报纸上的新闻有儿子的照片就是最好的见证。
一段时间,父亲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到儿子琅铛入狱。醒来时,他一边摸眼泪,一边骂自己做这样的晦气梦。有几次梦醒后,父亲决定进城和儿子好好谈谈,可一次次都放弃了念头,毕竟儿子今非昔比。
父亲未下定决心进城见儿子,儿子倒回家看望父亲了。儿子的小车后箱里取出一袋又一袋鲜活乱蹦的鱼。父亲问儿子,哪来的鱼?儿子自豪地说,钓的!父亲的心猛一下沉,反问,哪里能钓到这么多的鱼?儿子被父亲问住了。父亲也像一下子明白过来了,随即拒绝,这么多鱼,我一个老头子哪吃得了?儿子用脚踢踢袋中的鱼,您就分给左邻右舍吧!父亲仍拒收。儿子的时间似乎金贵,他没有和父亲磨嘴皮,坐上车,一溜烟,绝尘而去。
父亲面对一大摊鱼,喉结发紧,心中似乎有一口气呼不出,他猛然发出了悲怆的哭声。
一尾尾鱼被父亲放生后,父亲把这一切归罪到自己,他知道儿子爱钓鱼,儿子的钓鱼技艺还是他亲手教的,那时因为家里穷,他让儿子学会钓鱼,为的是挣自己的学费,可儿子如今在官场上把这爱好发挥出来,怎不令他焦心担虑呀!
儿子一趟趟往家里送鱼,父亲一尾尾放生,他可以想象儿子钓鱼时的快乐神情,可恍惚中,他又觉得儿子就是一尾鱼,面对花花绿绿的钞票诱饵,止不住上前猛吞暗藏杀机的鱼钩……
一次儿子送鱼,父亲拉住了他,嗫嚅着说,常钓鱼有何乐趣?儿子浅笑着答他,工作压力大,借钓鱼减压。父亲心疼儿子为工作劳累疲倦的面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儿子似乎猜出了父亲的心思,肯定地安慰父亲,我知道分寸,钓鱼只是消遣而矣!钓鱼者中比我大的官多的是,甚至还有大官会钓“美人鱼”呢!儿子和父亲玩笑,想缓解老人心中的紧张神经。可儿子越这样说,父亲越觉得儿子像一尾被人钓上岸的鱼,挣扎着脱水的痛苦……
父亲想不出好办法阻止儿子再去钓鱼,于是自己忙碌开了……
村后的一条荒废的河道,父亲拖着病弱驼背的身子,夜以继日清理着河道。一尾尾鱼苗投入清理一新的河道中,摆着欢快的尾;一根根老藉移植到河道的淤泥中,汲足养分……
鱼儿肥硕,荷花满塘,父亲打通了儿子的电话,说家中有急事。
儿子火急火潦赶到家,却不见父亲的身影。在左邻右舍的指引下,儿子发现父亲端坐在不远处的河道边,独自抽烟。
儿子问父亲,家中发生什么事?父亲答非所问,这是我的鱼塘,荷花满河,鱼儿肥硕,你想钓鱼消乏减压,就来家钓鱼吧!咱们父子俩一起钓,看谁的钓技高!
父亲说着露出了久违的笑,儿子顿时也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含着泪花肯定地点点头。可父亲哪里知道,此时的儿子已被调到更远的一个地方任职,儿子听人说,他被调遣,原因就是因他一次次钓鱼导致工作失误。其实他心里比传言更知晓自己工作的“失误”。可他面对父亲满荷鱼肥的鱼塘不敢告诉父亲真相。
陪父亲在家里的鱼塘钓钓鱼,看看满河的荷花……儿子怀想着,脸上露出了工作调遣后的第一缕笑容,恍惚中,他从父亲的鱼塘中看到了自己的光明,以及浓得化不开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