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六中全会密织选人用人制度“笼子”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正气充沛,干部就会见贤思齐、心齐气顺;用人不公,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就会邪气横生,人心涣散。
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准则》指出,选人用人必须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确保每个环节都规范操作。组织部门要严格按政策、原则、制度办事,实事求是考察评价干部,敢于为干部说公道话,敢于抵制选人用人中的违规行为,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选人用人监督问责,对用人失察失误的严肃追究责任。[详细]
中央指出党内政治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三个坚决禁止: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坚决禁止向党伸手要职务、要名誉、要待遇行为,坚决禁止向党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决定的行为。
两个不准:任何人都不准把党的干部当作私有财产,党内不准搞人身依附关系。
两个不能:规范和纯洁党内同志交往,领导干部对党员不能颐指气使,党员对领导干部不能阿谀奉承。[详细]
全面从严治党:治吏从严 让"劣币"没市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干部队伍源清流洁,是党内政治生活风清弊绝、从政环境天朗气清的重要前提。
干部队伍源清流洁,是党内政治生活风清弊绝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则群贤毕至,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则源浊流浊。
苏荣在江西大肆卖官鬻爵,于是许多干部整天琢磨苏荣喜欢什么;聂春玉在吕梁任人唯亲、任人唯“钱”,吕梁因此成为山西“塌方式腐败”的典型缩影。因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详细]
全面理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根源
一、现在选人用人体制机制本身不健全,现在往往把选人用人权集中在少数领导干部手中,在少数人中选少数人会产生腐败问题。
二、由于受到一段时间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不正常的影响,公正廉洁敢干事的领导干部难以发挥才能,伤害了一部分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和信心,使得党内选人用人出现很多问题。
三、选人用人的视野范围不够宽广,形成了一种固化和僵化的机制,窒息了选人用人的活力。
好干部是培养选拔出来的,也是从严管理监督出来的
过去,一些地方在干部工作上重选拔任用、轻管理监督,许多干部虽有“小毛病”却没人管没人问,以至于问题积小为大,错误变得不可挽回,结果一出问题就是大娄子、一出案子就是大案子。各级党组织应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指南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对干部经常性地展开“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咬耳朵”“扯袖子”,将违纪违法的从政风险降到最小。[详细]
中央选人用人制度"笼子"越来越密 体系日趋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发布多部党内法规,加强规范选人用人制度,确保从制度上真正把党内政治生活管到位、严到位。
十八大以来,干部选任制度不断完善
2014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2002年中央颁布的条例进行修改。
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对切实防止干部选任中的“带病提拔”作出具体规定。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其中对选人用人提出新的要求。[详细]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点是坚持标准、从严把关
标准不清,就会出现诸如唯票、唯分、唯地区生产总值、唯年龄之类的取人偏向。把关不严,就难免滋生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跑风漏气、打招呼递条子等风纪问题。各级党组织应把好干部标准、公道正派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严格按政策、原则、制度办事,真正让忠诚干净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让阳奉阴违、阿谀奉迎、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详细]
落实选人用人制度的核心
一、“程序规范”,我们要通过正常的程序来选任干部。
二、“全面考察”,不要通过单一的方式来评价干部,也应该从群众的口碑中、从干部的个人业绩中来考察他是否适合新的、更高的岗位。
三、“责任担当”,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担当的意识,我们也要选拔有责任担当的领导干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