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成:以问责推动尽责 用担当诠释初心
以问责推动尽责 用担当诠释初心
中共盐城市亭湖区委书记 李东成
权力意味着责任,责任必须担当。《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以制度形式传递管党治党的责任压力,倒逼各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彰显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学习贯彻落实《问责条例》,就是要以责任担当为关键,以问责推动尽责,用担当诠释初心,引导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守土有责、履职尽责,积极作为、真抓实干,不断推动“强富美高”新亭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一、强化主体责任,形成问责常态。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之一,贯彻落实《问责条例》,必须紧紧扭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发挥管党治党“关键少数”的作用,切实把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政治责任担当起来。一要坚持以上率下。严格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从我带头,当好标杆,紧抓主责主业不放松,切实把学习贯彻《问责条例》作为落实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履行“一岗双责”,带头遵守《问责条例》,带头执行《问责条例》。同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把贯彻落实《问责条例》主体责任紧紧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压力,增强各级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二要坚持真学深悟。严纪先立学。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各级党员干部认认真真、原原本本研读《问责条例》,加深对《问责条例》的认识理解,唤醒党纪党规意识,增强贯彻落实《问责条例》的行动自觉。近期,我区专题开展“落实问责条例、激发担当精神”访谈活动,13大块、11个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走进电视演播大厅,就自身单位如何加强《问责条例》学习,把主体责任、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到实处,进行面对面访谈,接受社会监督评议,推动形成学习贯彻《问责条例》的浓烈氛围。三要坚持常督严查。明确由区纪委牵头,制定《问责条例》学习贯彻情况专项检查方案,定期督促检查基层党组织学习贯彻情况,切实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推动党内问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坚决杜绝特殊化和“破窗效应”,确保《问责条例》各项规定落实到位。
二、强化问题导向,推动问责落地。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推动问责有效落地,形成倒逼高压态势,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特别是对那些在执行制度方面存在失职失责问题的,要敢于碰硬、勇于亮剑,使《问责条例》真正成为领导干部头上高悬的“利剑”,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一要开展“四前”教育,防范问题早提醒。坚持关口前移、预防在先,紧扣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易发多发的关键时期和重要关口,开展事前廉政预警,将监督前置,将执纪前挺。今年,我区在党员干部中试行开展“四前”廉政教育,即重要节日来临前早提醒、党员干部提拔任职前早辅导、个人重大事项发生前早报告、重点工程项目开工前早防范,截至目前已实施提醒谈话28人次,9人被责成书面说明,达到了前置防范的效果。二要推进“四风”排查,梳理问题严整改。“四风”等问题仍然是当前巡视监管的重点。要按照《问责条例》为党员干部行为规范设定的“红线”“底线”,深入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问题、“三公”经费管理使用问题、“四风”隐身变异问题、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专项排查和整治,通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触犯纪律严格处分、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要加强“四位”监督,直面问题严问责。坚持开门抓监督,注重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以社区党风廉政监督站为龙头、居务监督委员会为阵地、民主议事会为载体、监督员队伍为支撑的“一站一委一会一员”“四位一体”监督机制,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外的立体式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问责各种违纪违规的问题。今年以来,全区已受理整改22个部门66个问题,问责追究16人。
三、强化实干担当,增强问责实效。问责追究、从严治党,最终目的是要激励各级干部实干为先、担当为要,铆足干劲、开足马力,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凝神聚力谋划改革,锐意进取推进发展,真心诚意为民办事,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要在产业升级上有实干担当。坚持实体经济优先发展不动摇,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做大环保科技、光电信息、高端装备、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致力升级汽车零部件、轻工制品、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致力集聚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在全市率先打造转型升级先行区。二要在绿色发展上有实干担当。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理念,严格控制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强度,对不符合环保政策和标准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深入推进清新空气、清澈河道、清洁乡村、清爽城市“四清”工程,让绿色生态成为亭湖的特色名片。强化绿色GDP政绩考核导向,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推动各级干部绿色发展意识、全社会绿色生活风尚的形成。三要在富民惠民上有实干担当。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坚持民生优先导向,严格分级负责原则,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大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大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大力实施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工程,抓紧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