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但是,当前社会中仍存在着“人情”亚文化。不少同志感到各种关系难于处理,冲不破“人情网”。如何巩固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成果?笔者以为,应以伟人毛主席为榜样,学习毛主席的亲友故旧观,努力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革命干部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一、学习毛主席勤、俭、简的好家风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风是世风的基点和载体,世风是家风的整合与放大。家风和世风好不好,关键在每个家庭成员或社会成员的思想作风。
毛主席已经逝世40年了,大家怀念依旧,到伟人故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韶山《毛氏族谱》记载了“培植心田,品行端正,奋志芸窗,勤劳本业”等十则家训。勤、俭、简的家风滋润了毛泽东同志的一生。从少年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生活起居和用度都是“极少”和“极简”的,但对亲友、对别人并不“小气”。他反对的是自私。他与母亲曾给邻居和有困难的乡亲以慷慨的帮助。凡是为革命作出过贡献或做过有益工作的人,帮助过红军的人,他都知恩必报,非常诚恳地感谢人家。
1959年6月他回到久别的韶山,不要公家出钱,自费宴请乡亲们。《情系韶山》有记载,便宴开始,毛主席站起来,端起酒杯对乡亲们说:“离开韶山几十年了,今天请大家来吃便餐便饭,先敬大家一杯酒。”然后逐桌给大家敬酒。当来到毛宇居身边,老人赶忙起身相迎,谦让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答道:“敬老尊贤,应该应该。”领袖与人民如鱼得水,其乐融融。当毛霞生汇报搭帮毛主席家里生活很好时,毛主席说:“搭帮我什么?我在北京,要搭帮共产党,搭帮人民自己闹翻身。”主席位高不居功,与人民心连心。
他救国救民救苍生,将“刻薄”用于自己,一辈子睡的是硬板床,从没用过席梦思,一件睡衣打了73个补丁,全世界都找不出这样的领袖。毛主席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好的家风,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倡导到全党全国,与廉政风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优良的廉政文化体系。
二、学习毛主席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事的亲友故旧观
中国人的亲友关系、送礼文化源远流长。礼尚往来,礼多人不怪,当官的不打送礼的,都有“古训”,而且总是花样翻新,成为了历代的痼疾。
毛主席指出:“我们是以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两袖清风的毛主席对人情关系的处理方式很独特也很感人,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在反腐倡廉中破解亲友熟人关系。
其一,坚持立场,执政为民,绝不徇私情。毛主席一扫千百年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社会痼疾,坚持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立场。
例如,在处理大舅母的侄子、毛泽覃原配赵先桂的堂兄赵浦珠土改划成分的事情时,亲戚想让毛主席说句话。毛主席毫不含糊,坚持土改按地方政府的政策办,划成地主成分。肖玉壁是一个在陕甘宁边区屡立战功的英雄,但他贪污了3050元钱,1941年按照边区政府的法律,被执行了枪决。毛主席依法执政,没有放过贪污公款的“老战友”。
毛主席坚持人民至上,手握重权始终心存敬畏,遵规守矩。坚持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为亲撑腰,从不利用自己的职权为亲友故旧谋取特殊利益。舅家的大表兄文运昌、妻子之兄杨开智都曾写信给毛主席想解决工作问题,毛主席没有同意,并进行了耐心说服。当朝鲜战争爆发、国家面临最危险的时刻,毛主席毅然把自己心爱的儿子毛岸英送到炮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毛岸英不幸牺牲,葬在朝鲜,儿子最后的遗容毛主席都没有见到。
其二,坚持任人唯贤,绝不唯亲。毛主席坚持在全党全国推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是党和国家永不衰败的根本保证。
对待亲友故旧要求升官的、安排工作的,他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凡是要求我安排什么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例如,他对老同学毛森品,对亲友文凯、文运昌都婉言拒绝安排工作。
同时毛主席还注意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意见。如对李淑一的工作安排问题,由于单位不同意安排“文史馆员”的岗位,毛主席“未便再推荐”,而是用自己的稿费帮助李淑一解决家庭生活困难。
领导人以身作则,坚持制度,充分反映了当时党的政治生态的健康,用人上不是看“谁说的”,防止了“跑官要官”。我们常常讲的人情面子,主要是指亲友故旧熟人之间的运作,往往给人一个感觉:熟人多好办事。但不能超越红线,破坏制度。历史证明,超越规则,破坏制度,搞团团伙伙、小圈子、潜规则的人,最终都是会失败的。
其三,坚持重情重义,专门利人,绝不骄傲。毛主席对亲友故旧都十分谦虚、重情义。他日理万机,工作十分繁忙。可是当亲友遇到困难,他都很关心,总是鼓励他们努力克服困难,并给予数百元、上千元的资助。如今看来好象数额不大,但当时绝非小数目。那时候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参加工作只有30-40元一个月。毛主席的月工资也只有600元,在三年困难时期还主动提出工资由一级降为三级,即404.8元,一直拿到1976年逝世。
他对亲友故旧很尊重。他自己出钱请毛氏家族的人进京做客,帮助毛泽连家克服困难,特别敬重杨开慧的母亲。他捐赠70余人,总计达115800元,有据可查,都是用他的稿费和工资。
毛主席没有给他的家人留下什么金钱和房产。仅有的旧居还是他父亲在1918年以前改建的。毛主席在位时,乡里的土特产、国内外送的礼确实很多,但都有登记,该退回的退回,该付款的付款,该交公的交公。对于处理那些无法保存的土特产品,也是既有原则又有分寸:水果,送幼儿园;茶叶,送给身边的工作人员,从没有说过要送给自己家人和孩子。工作人员劝他,这些礼品是送给您的,您吃了用了都应该的。毛主席指出:“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党有纪律。这些礼物不是送给我个人的,是送给中国人民的。比如说,你在我这个位置上,人家也会送给你的。中国不缺我毛泽东一个人吃的花的。可是,我要是生活上不检点,随随便便吃了拿了,那些部长们、省长们、市长们都可以了,那这个国家还怎么治理呢?”这是我们今天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搞好治国理政的警世良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毛主席早在1921年就表明了他处理人情关系的准则:“待朋友,做事以事论,私交以私交论,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我们反腐倡廉,需要学习毛主席的亲友故旧观,破解好亲友关系,应该由任性归于理性,逐步做到有规、有度。中国共产党人已经绘就了今天的壮美蓝图,我们要坚持反腐倡廉,逐步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明天。
(作者系湘潭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