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羊维元:有严格问责 方有责任落实

有严格问责  方有责任落实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羊维元

    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制度建设是治本,紧抓制度执行是关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进一步规范和强化了党的问责工作,为落实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督促党员干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提供了制度遵循和党纪依据。结合实际抓好贯彻执行,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管党治党的常态,是条例本身的内在要求。只有实行严格问责,方能促进责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有多大担当干多大事,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我们党总览全局、领导一切,就要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负起全面责任,就要把担子压给全体党员,压给440万党组织,尤其是80万党员领导干部。有权就有责,权责要对等。对全体党员尤其是80万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谋福利。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问责条例的出台就是要警示全党,失责就要问责,在权力和责任的关系上,责任是第一位的;在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上,义务在先。既然选择了入党,就要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只热衷要权力、不喜欢尽义务;有的领导干部临事而怯、遇难则退。问责条例就是要通过严格的制度设计,杜绝这些思想和行为,激发全党责任意识,唤醒担当精神。问责条例直指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宽松软现象,在最该抓的薄弱环节上问责,既包括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也包括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维护各项纪律不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扎实等情况,力求以严密的规定确保问责常态化,促进党规党纪执行到位。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只有使问责严起来,才能发挥“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效果,以强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拧紧管党治党的责任螺丝。也只有使问责制度化常态化,才能促进党员干部履职到位,促进党的纪律执行到位,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离不开责任担当。问责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要把责任具体到组织和个人。问责条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笼子,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自己摆进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需要每个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来共同承担。责任到人,问责才有前提;职责清晰,问责才有依据。要把责任压给各级党组织,分解到各个工作部门,在落小落细中完善配套措施,在抓严抓实中扩大震慑效应,推动形成全党上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生动局面,从而汇聚起管党治党的强大合力。

    执行制度最终靠人,离开了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自觉担当,再好的制度也不过是“稻草人”。党的领导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问责条例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敢不敢较真、有没有原则性。当前,还有一些单位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奉行好人主义,对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不适应、不习惯,不敢、不愿动真碰硬。有的在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敢亮剑、爱惜羽毛,有的对身边同志存在的问题明明看得很清楚,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状况不改变,问责条例的贯彻执行就可能打折扣,造成不良后果的,本身就应该被问责。把问责条例落到实处,需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真正提高认识,切实从思想上构筑起制度的刚性。

古人云:“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作为市房管局的党政一把手,本人一定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把贯彻落实《条例》的政治承诺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一要学深悟透《条例》,切实唤起思想深处的警觉。既要自己带头学、深入学,学得更透彻一些,又要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党课、个人自学和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深刻把握问责的内容、对象、事项、主体、程序、方式等,把《条例》131900余字内容灌输到每个领导班子成员和局系统全体党员干部的脑海深处,融入精神血脉,唤醒灵魂深处的警觉。只有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牢固树立起“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理念,才能心系使命、扛起责任,用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担当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及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事业发展答卷。二要做到打铁自身硬,切实担当起“一把手”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担当开创未来。作为“一把手”,必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做到在党忧党,为党尽职、为民尽责。以行动作好表率,实现担当过硬、尽职过硬、作风过硬、服务过硬、廉洁过硬、问责过硬。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最终体现在担当的作为上。贯彻落实好《条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实行标本兼治,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切实把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起来,把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从严治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市房管部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取得良好成效。三要强化《条例》落实,让失责必问责成为常态。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以促进压力传导与责任落实为基本初衷的问责条例尤其如此。如果问责条例本身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只是流于口头说说、纸上写写、墙上挂挂,就会极大地损害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这要求我们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以眼里揉不进沙子的认真态度贯彻实施问责条例,切实做到敢问责、真问责、严问责、常问责,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让担责尽责更加自觉。实现问责条例落地生根,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多设置一些监督“探头”,使“一把手”和全体党员干部置身于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监督之下,在党纪党规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尤其要聚焦一些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的现象,让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公开化,置于放大镜下,坚决问责,从严问责,让全体党员干部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感觉。以严格问责促进各级干部自觉强化担当精神,把自己的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永葆忠诚干净担当情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