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百家诤言

批评不能“躲躲闪闪”

前段时间,因工作需要,笔者有幸参加了某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整个民主生活会上,两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自我“开炮”,既有思想上的深入剖析,也有对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班子成员卸下包袱、放下顾虑,自我批评到点到位,批评他人见筋见骨,着实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效果。作为全程见证者,笔者对此感受颇深。

参加工作以来,类似动真格、讲真话、道真情的民主生活会,笔者鲜有碰到。一段时间以来,本是“刺刀见红”“辣味十足”的民主生活会,失去了其应有的原则性和战斗性,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有的基层党组织常年不开民主生活会,班长与班子、班子成员之间、班子同普通干部少有机会进行思想交锋、观点碰撞;有的党组织负责人信奉“好人主义”,在民主生活会上唱“赞歌”、放“礼炮”,你好我好大家好,问题藏着掖着,矛盾躲着避着,缺点拐个弯说成优点。如此,导致干部彼此之间交往不交心、说话不真说,造成人心难聚拢、力量难聚齐、工作难聚力,影响的是干部队伍建设,干扰的是全盘工作推进。

用党内政治生活解决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党独特的优良传统。周恩来曾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强党“健体”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它。党内民主生活会,作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形式,目的是通过“揭短亮丑”,及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足。如果批评他人“嘻嘻哈哈”,自我批评“躲躲闪闪”,也就难以点到痛处、戳到麻骨,失去“红脸出汗”的效应。

开好党内民主生活会,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帮人改过的爱心、推动工作的公心、团结同事的诚心,不避实就虚、不避重就轻,相互批评严肃坦诚,自我批评深挖根源。如此才能把问题和不足说透说实,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效果。当然,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本着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切实加以整改,这样的民主生活会才是高质量、才能出实效。(杨甫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