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仓内参:反腐电视剧是怎样吸引到众多粉丝的?

《于成龙》的导演吴子牛的另一部作品《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2014年热播时也曾引起舆论热议与坊间好评。
电视剧《于成龙》以清官于成龙的为官经历为主线,讲述了于成龙为民做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一系列故事。在当前从严治党、强力反腐的时代环境下,反腐题材的影视剧也成为观众热衷观看、评说的题材。
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对《于成龙》的评点,“一个时代的开明对一个廉吏出现的必然联系”,它不仅是讲述古人的故事,更能引起今人对当下的思考。

在2000年,一部名为《一代廉吏于成龙》的电视剧曾风靡全国。
2014年5月22日中纪委官网发布消息称,该网视频栏目将展播十九集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以期带给广大党员干部和网友们思考和启迪。当时坊间便有观点认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也将对干部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中纪委网站曾这样评价于成龙:他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其实,反腐题材的影视剧在中国的兴起并非是近年的事情,但在近年得到了更多关注、所谓“禁区”得到了更多突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995年,由作家陆天明小说《苍天在上》同名改编的电视剧上映,掀起了影视剧里讲述反腐故事的热潮。这个电视剧讲述了章台市一起千万元公款挪用大案侦破过程,表现了新任代理市长的励精图治、市委书记的沉着冷静,使得副省长的问题终于被揭开。

新世纪以来,曾出现了《国家干部》《人大主任》《绝对权力》等著名反腐题材的作品。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从中央到地方的强力反腐,反腐题材影视剧的创作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用导演李路的话说,“现在,副国级落马已经不是新闻了。都知道的,我们也没必要再藏着掖着。”
据了解,《人民的名义》以改革开放后GDP飞速增长下的腐败事件为创作背景和故事线索,响应党中央高举反腐大旗,通过影视艺术手段,刻画和展示中央反腐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感人故事,充分展现中央坚决打击腐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打造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
值得关注的是,该剧首度展现了省部级高官围绕从严治党开展的反腐倡廉斗争,深刻反思了“塌方式腐败”、“家族式腐败”等多重腐败的根源。就连剧组的司机、化妆师等工作人员都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认为呈现的故事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
与此同时,《人民的名义》还得到了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