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单位的一些经费在账目上不好列支,比如公款旅游费用、大额的招待费、烟酒费等,所以可能会通过假发票或者假合同利用建设资金来走账。有的甚至虚构项目,利用假合同、假发票套取,给予对方一定好处费,订立合同,由对方出具发票,然后将款项按发票金额划给对方,对方扣除税费、好处费后,将余额以赞助费之类的名义划回,一来一去,转入经费账户或“小金库”。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着手查处:
1、要辨别发票和合同的真假,同时还要查看相关单位的帐目和资料,比如核实施工单位或者施工个体户是否建设过该工程,还要核实工程款和施工时间,核实是否有增项或者配套项目,看是否有被走账的嫌疑;
2、可以实地查看工程是否存在?是否是虚假项目?尤其要认真核对项目名称、施工单位等关键因素,因为有些单位在虚假的施工合同中,会出现一工多施,即同一个项目被多个施工单位施工过;或者是同个项目实体,但是出现多个项目名称。比如,甲单位大楼,同时也是乙单位办公地点,可能出现两份施工合同,一份项目名称是甲单位大楼,另一份项目名称是乙单位大楼,但是只有一个实体,这就会存在利用建设项目进行虚套或者走账。
同时还要核算工程总价,是否涉及到虚开工程总价,是否被顺带走帐。这主要是防止一些单位大金额的进行走账,小金额的账目在实际财务操作中一般不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走账;
3、可以通过查工程款的拨付来发现问题,如果是转账可以到银行查工程款的资金流向,如果是现金支票可以通过调取银行的监控录像来查看取款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