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细数官场"两面人":大圈子作秀 小圈子作恶

导语

   
    近日,中央纪委网站刊文直指官场“两面人”称,中央巡视发现的所有问题,归其根源就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有的嘴上讲“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实际另搞一套,导致中央的决策部署落不到实处;有的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拉山头、小圈子、搞码头文化;有的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向中央打埋伏。
编辑:杨晓
timg.jpg

"两面人"不乏省部级高官 擅长"变脸"巧伪装

  

  “两面人”古已有之,被视为政治公害。荀子曾把“口言善,身行恶”的“两面人”称为“国妖”,认为治国者要“除其妖”。对号入座,“两面人”在现实中更不乏其人。

  周本顺:常言家风建设却自身家风败坏

  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曾提出干部要“四清”,要做到“自己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可他却管不住自己亦纵容家人利用其权力谋取私利。

  周本顺为其子经营活动谋取利益,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他还对中央严抓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心有抵触,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不满,甚至放出反腐败工作要放一放、缓一缓的言论,直接插手干涉纪委的工作。2017年2月15日,周本顺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详细]

  

  王敏:一面大谈廉洁 一面大肆敛财

  山东省济南市委原书记王敏,将许多纪律和规矩写在文章里、讲在会议上,甚至在他落马当天,他的“慷慨陈词”仍然充斥当地媒体的头版,甚至头条。轰轰烈烈的表态只是王敏为掩盖贪腐行为放出的烟幕弹,在他内心深处,却视党纪如无物,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

  2016年9月30日,王敏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当年的“反腐斗士”,如今的阶下囚,极具讽刺。[详细]

  

  魏鹏远:贪2亿却衣着朴素骑自行车上班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在任上留给同事们的印象是,不仅穿着朴素,而且经常骑着一辆折叠自行车上下班。

  谁曾想,在魏鹏远的家中,办案人员搜出2亿现金,清点赃款时,由于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有点钞机甚至当场烧坏。2016年10月17日,魏鹏远受贿2.1亿余元被判死缓并决定终身监禁。[详细]

  

  王志忠:人前低调诚恳 人后嗜赌成瘾

  天津物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忠在领导面前表态诚恳,在职工面前侃侃而谈,赢得了较好口碑。他常把“努力实干”“踏实做人”等挂在嘴边,用来教育激励下属职工。

  但实际上,王志忠生活腐化堕落,常流连于灯红酒绿,沉湎于声色犬马,包养情妇。不仅利用职权大肆受贿,单笔受贿高达50万元美金,还嗜赌成瘾,十余次利用出国考察机会到境外赌场赌博,甚至在纪委就境外赌博问题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后仍未停止。[详细]

AB面剖析"两面人"的主要特征

  “两面人”表面“廉洁奉公”的面具,不过是他们大肆敛财、腐化堕落的“保护色”。他们平时隐藏极深,不仅给查办案件造成困难,而且由于善于伪装,一旦东窗事发,往往舆论哗然,给人们心理带来极大冲击,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表面信仰马列,背后迷信“大师”

  这类领导干部在台上讲马列主义头头是道,实际上思想阵地已被封建迷信所占领,一到节假日就跑到古寺名刹烧香拜佛,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找“大师”;有的动用公款给机关大楼布置“风水局”,搞各种“靠山石”、“风水球”;有的让老板掏钱,高薪聘请“大师”指点。

  

  表面勤勤恳恳,背后吃喝享乐

  有的领导干部把自己装扮得非常敬业操劳,经常加班加点,废寝忘食,甚至夜里开会,口口声声为了工作顾不上家,但是前脚刚离开办公室,后脚就去了情人的“温柔乡”或高档会所吃喝玩乐;有的上班时间衣着朴素、勤俭节约,私下里却是纸醉金迷,不是豪车不坐、不是好酒不喝、不是名牌不穿。

  

  表面一心为公,背后“一家两制”

  有的领导干部口头常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管好家人,干的却是前门当官、后门开店、封妻荫子那一套,把家庭当作利益输送的交换站。正所谓卖官鬻爵夫妻店、权钱交易父子兵、官商勾结兄弟连、吃里扒外亲友团。[详细]

制度、文化等因素造就"两面人"

  “两面人”形成的原因,究其实质是用权任性,实质上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目无法纪、监守自盗的形象。  

  “两面人”在党内民主缺乏、权力过度集中的地方突显

  在这些地方和单位,干部的升迁往往牢牢掌握在作风霸道的“一把手”手里。当“一把手”的个人喜好大过了各种制度,超过了组织纪律,便极易败坏政治生态。试想,正直不阿、老实做人的,被视作迂腐无能;投机钻营、逢迎拍马的,反而步步高升。这种导向下,想要有所进步,只能曲意逢迎,怎么会不产生“两面人”?[详细]

 

  “两面人”在“潜规则”盛行、显规则式微的地方出现

  近年来“一些潜规则侵入党内,并逐渐流行起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正常的人际关系被扭曲,情感发生异化,哥们义气代替了同志友谊,上下级关系成了人身依附关系,干部为人情和关系所累,党性原则和群众感情日趋淡漠”。于是乎,有些党员干部在负强化和逆淘汰官场机制中,屈服于现实,转变原有的态度,从而作出有违内心的言行选择。[详细]

 

  对党员干部疏于管理监督,让“两面人”有了市场

  官场“两面人”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有些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一些违纪违法的小错,党组织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搞“网开一面,法外施恩”。[详细]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给"两面人"做"号脉"

  

  身在官场,不管是“一面人”、“两面人”还是“多面人”,毫无疑问,规矩与红线确实存在,但这是由法律而非权力,或是行政级别划定的。更准确地说,是由法律为权力划定的。  

  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考察干部

  聚焦一个“实”字,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识别和考察干部,才能不为口号所迷,不为表象所惑,客观真实地了解干部。

  很多案例警示我们,“两面人”的潜伏期一般较长,“带病提拔”“边腐边升”是其人生常见“剧情”。“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监督缺失,为“两面人”提供了生存土壤。“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腐败的马脚是藏不住的,关键要有监督的“火眼金睛”。[详细]

  

  信息公开让“两面人”难以变脸、难以隐藏

  “两面人”之所以能够长期隐藏在干部队伍中,就是因为他们的信息公开少、神秘。组织和群众对其了解越少,他们就越容易变脸,隐藏得越深、越久。要公开干部的公务信息,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实施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实行权力和职能的负面清单制度,让干部行动在阳光下、用权在阳光下。[详细]

 

  强化巡视监督,让“两面人”难以遁形

  突出一个“严”字,把党内监督、巡视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方式都激活起来,构筑起无所不在的监督网,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环境,“两面人”就难以遁形,“台上喊廉、台下捞钱”的戏码就再也演不下去。”[详细]

结语

    识破“两面人”,清除“两面派”,得有去伪存真的“照妖镜”,更得有扶正祛邪的治本良方。没有人脸上写着“贪官”二字。观人识人从来不简单。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仅要看当面的表现,也要看私底下的行为;不仅要看其一时怎么做,也要看其一贯怎么做;不仅要问同僚的看法,也要问群众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