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学思践悟在清华】感悟“四个清华” 提升思想境界


感悟“四个清华”  提升思想境界

 亭湖区纪委常委  李正海

 

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在如火如荼开展“争做求真务实表率,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学习教育活动之际,能够参加市纪委组织的这次研修班,对我来说很及时,也很必要,既感荣幸,也很自豪。

这次培训为我们搭建了直接与清华大师接触的平台,我亲眼目睹了大师的风采,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习体验、互动交流。在这里,我们人人平等,都是学员;在这里,我们不贴任何标签,都做回自己;在这里,没有繁文缛节,一切都很简单、自然。登上清华这座全国最高学府的殿堂,获取知识、汲取营养,拓展思维、修炼品性,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之感,视野更开阔,眼界更宽广,抬头仰视大师风采,低头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几天紧张而又充实的校园生活,我认真聆听、用心揣摩、静心思考,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主要的体会在于“四个”清华:

一、人文清华。一走进清华园,我们便感受到清华很浓厚的人文气息,深厚的道德底蕴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报国心。我以为清华清在秀美,处处是风景,移步换景、美不胜收;清在内敛,无论置身校园的那个地方,处处是井然有序、幽静深邃。在清华园,脱离了城市的喧嚣,褪去了世俗的浮华。我不仅抽开身,更沉下心,融入清华、感受清华,去领悟百年清华的凝重与厚实,去体会水木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髓和灵魂,在诵读经典中返璞归真,修身养性;在修习国学中,淡泊明志,胸怀天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世界和内涵素养,向着“清华”精神的最高境界而努力。

二、魅力清华。清华的魅力在于代代相传的学术泰斗、业界精英,一代宗师、清华“一哥”,无论说出那一位,其分量之重、道行之深,都会震撼世人。这次授课的老师,个个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学贯东西、博古通今,理论功底之深厚,专业素养之精湛,无不让人叹服,每位老师都值得去尊崇、去仰视、去敬重。我觉得不仅从课堂上获得了知识营养,更主要的是从大师身上汲取了精神的力量,感悟到他们的人格魅力。印象最深刻的是周世俭老先生的课,讲风云变幻的中美关系和一路一带的大国外交,信手拈来,侃侃而谈,时而激情澎湃、荡气回肠,时而义愤填膺、爱憎分明,既诠释了综合国力是制定一切外交策略的基础,更让人读懂了老人家一身的凛然正气,一腔的爱国热情,和鲜明的中国态度、自强的中国精神;同时他那名如其人、一生节俭的朴实、朴素的作风也在感染着我。中纪委的李本刚老师,理论造诣相当了得,可以说是党内法规的“活字典”,2部准则、3部条例,李老师一条一条如数家珍、耳熟能详,让人叹为观止,同时也感到自身的渺小、不足和差距。其他老师也都是满腹经纶、才思敏捷,分析问题客观理性,提出方案前瞻远瞩,指导实践切中要害,体现了高级知识分子的崇高人格、深厚良知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课堂生动活泼、务实受用,及时帮我们开启了心智,碰撞思想的火花,激发创新的灵感,每天都有新的喜悦、新的收获。

三、实干清华。行胜于言,实干是清华的底蕴。在新的历史时期,清华人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他、不唯洋,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脚踏实地又敢于创新,努力探索和遵循办学的客观规律,把继承和创新、坚持和超越统一在办学实践中。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学习坚持这种精神,就是要深入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党和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切实履行起监督执纪问责职责,敢于担当、敢于亮剑,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构建“四位一体”立体监督网,保持常抓的韧劲和定力纠正“四风”;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巡察工作,与执纪审查无缝对接,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围绕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挺纪在前,抓早抓小;强化区纪委委员作用发挥,健全完善区委反腐败协调体制机制,进一步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四、至善清华。追求完美是清华精神的重要特色。这种进取拼搏的精神表现在清华学人追求卓越的理论提升和现实期望,体现在一以贯之的严谨治学与永恒追求上,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高定位、高标准上。在反腐败新形势下,纪律检查和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个又一个挑战将迎面而来。能否胜任明天的工作,关键在于今天的态度。只有克服本领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危险,调适最佳的心理状态,才能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成一支具有卓越执行力和优秀团队精神的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具体到执纪审查工作,就是要抓基层、打基础,抓程序、促规范,抓细节、保全局,就是要精益求精、永不出错;追求完善、做到极致,确保执纪审查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短短几天的学习,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一些知识碎片被过滤,积淀下来的必将是思维思路的改变、党性修养的提升和阳光心态的重塑,这才是清华赋予我的最宝贵财富,值得我永远回忆和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