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拧紧村级换届“安全阀”

今年3月,浙江省平阳县万全镇周垟村的3名村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因抱团拉票贿选,被取消候选人资格并受到开除党籍、留党察看等处分。“哪怕是派一包香烟、发一块钱的微信红包进行拉票,都是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都要受到严肃处理。”该县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对周垟村“抱团贿选案”的严肃查处,既是各级党委和纪委严惩违反换届纪律问题鲜明态度的具体体现,也为党员干部敲响了遵守换届纪律的警钟。

一包烟、一顿饭、一个小红包……每到换届之时,一些别有用心者就开始“活跃”起来

换届之年,既是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政治检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廉洁考验。从近期各地通报的案件来看,确有一些党员干部,在村级换届选举中没有经受住考验,不惜铤而走险,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败坏换届选举风气。

一包烟、一顿饭、一个小红包……每到换届之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党员干部就开始“活跃”起来。在农村,村民之间往往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或姻亲关系,但凡有些大事小情,亲戚们总要出手相助。凭借浓厚的人情氛围与小恩小惠的“加持”,拉票贿选成为少数党员干部眼中“顺利当选”的捷径。

今年初,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杨柳村村民文钧,在其伯父的帮助下,分两次“走访”了村里7名老党员,并向其中部分党员分别赠送一包芙蓉王香烟和一包槟榔。事后,文钧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无独有偶,在湖南省通报的另一起村“两委”换届贿选问题中,竟然出现了同为党员的母子二人,共同拉票贿选的荒唐事。

除了小恩小惠,有的农村党员干部公然破坏换届纪律,违反选举程序,大搞歪门邪道。有的党员干部大肆杜撰、传播虚假换届信息,混淆视听;还有党员干部通过拿走选票箱、伪造选票等卑劣手段,干扰换届选举。

比如,2014年3月,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龙西村举行换届选举。龙西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主任黄玩明虚报选民38人,并伪造38张选票参加选举投票。此外,黄玩明还存在其他违纪问题。2016年5月,黄玩明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破坏村级换届选举纪律的诱因,不外乎“权”“利”二字

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严明换届纪律,严肃查处买官卖官、拉票贿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村级换届选举,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政治活动,能否依法依规办事、做到规规矩矩,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选出群众满意、正派公道的村级带头人,也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和信任度。风气好,就能选出真正为村民谋利益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就会不断提升,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就能不断巩固。反之,就可能“选”出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村霸”,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透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深究破坏村级换届选举纪律的原因,最直接的诱因不外乎“权”“利”二字。“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琐而复杂。大到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小到惠农资金、医疗保险,这些都需要村干部去一一落实。可以说,“村官”手中权力可能带来的诱惑不容小觑。

“在农村,决定权往往集中在一把手等少数人身上,很容易导致腐败。”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对绝大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来说,换届选举是他们更好服务群众,体现自身价值的契机。而对极少数人来说,换届选举却成了争权夺利、谋取政治资本的重要关口。

“谁真心为民谋福利,谁当了干部就成‘老爷’,群众心里一清二楚。”福建省莆田华林经济开发区纪工委书记吴震说,有的村干部一旦大权在握,便会想方设法破坏制度谋取私利。他们自认为当了村干部就高人一等,全然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手中的公权力视为私人领地为所欲为。这种特权思想和特权作风,就促使一些党员干部冲底线、越红线,违反选举纪律。

哪里换届,教育、监督、问责就延伸到哪里

如果不能在换届选举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对党纪的敬畏之心,那么歪风邪气很容易冒出来。

树正导向,匡正风气,首先要从加强思想教育入手。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纪委书记徐建英认为,必须坚持正面、反面教育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守规矩,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

据了解,广东省村级换届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到6月底结束。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换届选举工作,特别是严明换届选举纪律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同时,通报了近年来查处的6起违反村级换届选举纪律典型案例,警示各级党员干部对换届选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保持高度警惕。

哪里换届,监督就延伸到哪里。要聚焦换届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换届选举中操纵选举、拉票贿选、伪造选票、破坏选举秩序、违反选举程序等违纪违规问题,坚持露头就打,从快从严查处。换届工作启动以来,云南省各州(市)、县(市、区)纪委会同组织部门共派出799个督查组,对村(社区)换届风气及其监督工作进行全覆盖巡回督查,对31个重点县加强监督指导。

“严格查处违纪违规行为是一方面,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履行好主体责任是另一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伟认为,要对那些因履职不力导致换届风气不正、纪律松弛、影响恶劣的干部实施“一案双查”,达到问责一次、警醒一片的效果。只有这样,纪律的威严才能立起来,才能确保村级换届选举风清弊绝,确保选举结果群众满意。(本报记者 曹溢 通讯员 叶康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