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热点透视

习近平金融安全讲话透露2017反腐新动向


中国反腐败不停步,而金融行业更是反腐败的一个重要阵地。近年来,金融领域落马部级高官名单不断更新,各种“实权处长”亦常牵出巨资大案。最新“落马”名单上,中国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项俊波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继项俊波后,近日又一银监会官员的“失联”,让进入“深水区”的金融反腐愈发引人注目。2017年的金融反腐风暴,已然愈演愈烈。

“金融”成为最高决策层关注焦点

金融正成为中国决策层的关注焦点,最近这一领域的问题正频繁出现在最高决策层的会议场合。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这也是十八大之后,政治局首次就“金融安全”为主题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了6项任务: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金融监管、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会议明确要求“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且将其提高到“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高度;而在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本月初的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等场合,“防控资本泡沫”、“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表述也频繁出现。

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李克强也表示,要严厉打击银行违规授信、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今年以来,金融监管在风险防范上有明显的加强。4月10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对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债券投资、房地产业务等十大风险重点领域进行风险防控。4月8日,针对近来上市公司暴露的一系列问题,也在酝酿从制度和规则上完善监管机制,例如证监会正在组织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除了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上市公司未来还须在三个方面着重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同时,李克强还表示要加大问责力度,强化机构问责、监管问责和对监管者问责。银监会在4月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2017年是“强监管、强问责”的一年,并且详细解释了如何加强问责机制。

在防范金融领域风险的同时,反腐也不能落下。对于金融领域的腐败,李克强则强调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

高压治理金融领域腐败

金融业反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针对金融反腐调查就已密集展开,多位监管层高官以及银行高管纷纷落马。

1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看似风平浪静的金融领域实则早已暗潮涌动。

2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几乎同时,证监会系统的反腐也在继续。2014年12月1日,证监会官网发布消息,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涉嫌违法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此前,李量曾从事创业板监管工作。然而李量只是开端,此后数位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门的官员落马。

从2015年6月“股灾”之后,引发了由证监会主导的救市行动。反腐行动重心便转向金融领域。原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处长李志玲、原证监会发行三处处长刘书帆、原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原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等官员相继被查,让证监会发行监管部门处于舆论的漩涡之中。

时至今日,“三会“副部级以上落马官员也算“凑全”了,这也预示着我国的金融反腐进入“深水区”。

反腐专家表示,目前刮向金融界的反腐风暴没有丝毫平息的迹象,已经进入深水区,未来会继续刮起反腐风暴。

金融业掀“强监管”风暴

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提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中央纪委驻中国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表示,2017年将是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一年,制度反腐的框架已经搭建,反腐正从治标向治本迈进。

最近,一场治乱象、防风险的监管风暴正在金融业掀起。今年一季度,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违规机构的处罚金额已达数十亿元。处罚力度加大、处罚节奏加快,我国金融监管正全面升级。

先看银监会。

3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值得注意的是,仅2017年3月29日一日,银监会就作出了25件行政处罚决定,罚款金额合计4290万元。4月10日,银监会再下捕手“抓猫”,平安银行和华夏银行“光荣上榜”,巨额罚单再现。

除了罚钱,违规行径更要严加处理。金融反腐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强调补足漏洞、防止寻租。10天内,银监会连续出台7份监管文件,而纵观这些文件,都突出了银监会引导资金脱虚入实、防控金融风险的意图。

4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再看证监会。证监会在一季度作出29项行政处罚决定,共计罚没金额约49亿元。3月3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对鲜言操纵“多伦股份”一案做出行政处罚,同时开出逾34亿元的罚金,这也是证监会开出的“史上最大罚单”。

保监会也在动手。2月24日、2月25日,保监会连续两天分别对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的相关责任人做出禁止进入保险业10年和5年的行政处罚。对“不守规矩”保险公司采取的处罚措施,也体现出严字当头的监管导向。

这些重拳罚单的背后,正是近年来不断积累的金融乱象以及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不仅损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权益,也引发资金脱实向虚和资产泡沫,已经到了不得不管的时候。监管部门频频出招也许只是一个开始,可预见的是,金融反腐的轮廓将会愈发清晰。

专家:金融反腐“真正的地震在后面”

反腐专家、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李永忠表示,金融是经济的血液,也是腐败的深水区和重灾区。通过4年的强高压反腐,很多问题都反映在金融系统,加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本身拥有丰富的金融经验,他深知金融反腐的艰巨性。所以,4年反腐的经验来看,金融反腐进入深水区,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和信号。

就在项俊波、李昌军被查的同一天,中国政府网刊发了《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李克强在讲话中表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要坚定不移把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推向深入。

李克强指出,当前,金融领域存在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金融违法违规和腐败行为时有发生。对金融风险要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对金融领域腐败要坚决查处、严惩不贷”。李克强在讲话中称,严厉打击银行违规授信、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个别监管人员和公司高管监守自盗、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惩处、以儆效尤。要加大问责力度,强化机构问责、监管问责和对监管者问责,坚定维护金融秩序,促进金融业安全运行。

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反腐败的决心很大,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从目前查处的情况来看,金融监管领域的反腐相对滞后。同时,金融领域比较特殊,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不过,随着其他反腐的推进,当前经济平稳向好,领导是慎重决策之后才采取的行动。对于接下来的金融反腐有何预期,任建明表示,这个领域已经开始行动了,不过,这只是地震前的征兆,真正的地震还在后面。

金融业安全是公众利益的保障

中国金融反腐已取得重要进展,也成为带动反腐斗争升级的重要切入点。金融反腐是打造廉洁高效金融管理体系的必备条件,中国只有拥有了规范、干净的金融系统,才能有效维护金融秩序,促进金融业安全运行,为国家安全和公众利益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召开了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同时部署2017年反腐工作的重点任务。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公报提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中国反腐接下来要从治标向治本迈进,2017年也就成为反腐败斗争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金融反腐将成为今年反腐斗争的标志性特征。

反腐治本的主要特征和必然要求,是反腐败斗争在制度化、法治化的轨道上继续推进。制度化、法治化反腐不仅包括国家监察体制等治理模式的改革,还包括金融等重要国计民生领域的监督模式改革。如果金融领域的“篱笆”漏洞百出,任监管者“自盗”,任“野蛮人”入侵,任政商勾兑,那么,由金融大鳄和贪官污吏组成的“富豪俱乐部”,谈笑间就可以将中国的实体经济抽干,将本属于全体人民的财富掳走。近期金融反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为加强金融监管及反腐倡廉工作推向深入,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综合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外网、新京报、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第一财经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