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财政厅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动财政反腐倡廉建设
吉林省财政厅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动财政反腐倡廉建设
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工作规划》)颁布以来,吉林省财政厅着力构筑源头治本的公共财政体制防线和财政部门内部反腐败制约防线,在强化重点防控上下功夫,为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的“双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坚持三位一体,狠抓制度执行,夯实财政内部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一)形成有效的教育机制。一是坚持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制定了《吉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岗位廉政教育的实施方案》,从明确了组织领导、重点内容、责任分工、保障措施等。同时,深入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切实解决党风政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以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为抓手,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把《廉政准则》纳入理论学习重要内容,牢牢掌握八个方面52项禁止规定。驻厅纪检组以印发《廉政天气预报》、给党员干部编发手机廉政短信形式,全面宣传了《廉政准则》的主要内容,营造出贯彻《廉政准则》的浓厚氛围。三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年”活动,省财政和地方财政联动,各级财政系统组织廉政知识测试80余场(次);组织廉政论文和廉政警句征集和评比活动60余次;举办廉政建设研讨会11场,举行廉政建设专题报告会30余场;组织服刑人员为干部职工现身说法活动10余场;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近百场(次);举办“金财卫士勤廉颂”文艺汇演60场(次),营造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执行机制。在财政内部防线上,健全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出台了完善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财政资金分配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等20多项制度,覆盖了财政党建、纪检、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做到将制度中的弹性降至最低,人为操作的空间压至最小;在制度的监督上,切实做到将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让制度在阳光下运行;在制度的执行上,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在制度的问责上,注重建立制度执行问责机制,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到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对执行制度不力的坚决追究责任。
(三)构建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从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入手,建立了财政纪检监察和财政监督、审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情况通报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国库动态监控系统的作用,加强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控。对于发现的带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都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注重接受社会监督,拓展监督渠道,强化纪检监察、人大、政协、审计等监督,通过聘请特约财政监察员,组织明察暗访,接受被服务对象民主评议等多种形式,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二、坚持改革创新,狠抓源头治腐,筑牢公共财政领域外部惩防体系制度防线
(一)着力推进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密切与反腐倡廉重点任务协调组各成员单位配合,继续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2010年,全省共完成政府采购额146.1亿元,比上年增加24.6亿元,增长20.2%;节约资金14.4亿元,节支率8.97%,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
(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继续规范部门预算编制。完善“三上三下”的预算编制流程,省级预算编制时间延长到8个月;预算编制细化到具体项目,专项支出项目库管理启动运行;压缩代编预算规模;省级对14个部门项目支出开展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积极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明确预算公开主体。
(三)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推开。目前省直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预算单位全覆盖,130个部门的1488家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省级公务卡改革全覆盖,共发放公务卡4.3万张。制定下发了《吉林省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实施办法》,开展了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建设试点,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资金违规支付行为。
(四)着力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了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建设,加快了信息化征管手段的推广应用。制定下发了《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从2011年1月1日起,除教育收费外,各部门、各单位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四)着力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了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建设,加快了信息化征管手段的推广应用。制定下发了《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从2011年1月1日起,除教育收费外,各部门、各单位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三、坚持规范权力,狠抓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一是制定并印发了《吉林省财政厅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开展规范权力运行工作“回头看”活动。对所有权力事项进一步进行梳理,查遗补漏,对初步形成的流程表和流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二是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建立了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三道防线”,形成风险防范体系,做到“全面防范”。前期预防措施是针对风险点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中期监控机制是开展风险预警和工作检查的动态性措施。后期处置办法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实施的惩戒性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力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党组率先垂范,突出防控“向上延伸”。厅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等关键环节,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财政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等方面,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并多次召开党组会议进行讨论,逐条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建立有效防控机制。
四是紧贴财政业务,找准查实廉政风险。从业务流程、资金链条、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中认真查找风险点。切实抓好预算、财政支出和管理人、财、物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以重点带全面,以关键促整体,推动预防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吉林省纪委信息)
二是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建立了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三道防线”,形成风险防范体系,做到“全面防范”。前期预防措施是针对风险点采取的预防性措施。中期监控机制是开展风险预警和工作检查的动态性措施。后期处置办法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实施的惩戒性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力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党组率先垂范,突出防控“向上延伸”。厅领导班子紧紧抓住决策“三重一大”事项等关键环节,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财政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等方面,认真查找廉政风险点,并多次召开党组会议进行讨论,逐条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建立有效防控机制。
四是紧贴财政业务,找准查实廉政风险。从业务流程、资金链条、制度机制、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中认真查找风险点。切实抓好预算、财政支出和管理人、财、物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以重点带全面,以关键促整体,推动预防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吉林省纪委信息)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