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光雾山下阳光美

光雾山下阳光美
——南江县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探访 
  本报记者 李本刚 吴洪跃 王 丹

 
  光雾山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西北部,以秋日的漫山红叶闻名。
  这里是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王瑛的故乡。
  今天的南江再次引人瞩目,是因为该县作为全国第二批开展县委权力公开  透明运行试点县,在王瑛精神鼓舞下试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2011年11月16日,记者来到南江。
  清权勘界,让县委权力不再“朦胧”
  “过去,人们都说县委书记权力大,但有什么权、管什么事,管到哪、怎么管,却很难说清楚。”退休老干部、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道先对记者说。
  今年3月,南江县启动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县委自揭神秘面纱,各级领导主动“晒”权,普通群众参与县委决策,南江人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不同。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归根到底就是要明确划分职责和权限,建立起有效约束权力的制度机制。”南江县委书记刘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关键。
  试点工作启动后,清权勘界、编制流程、构建体系,成了首要任务。
  南江县成立了专门班子,用3个月时间对县委职权进行全面清理,共梳理出县党代会职权6项、县委全会职权6项、常委会职权18项、县委书记职权7项、其他县委常委职权85项。随后,从党、政两个方面,对县级四大班子、县级部门、乡镇、村(社区)四个层级的职权进行清理,将四个层级的职权分成“全局工作、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其他”等7类,分别编制职权目录,构建起权力基本框架。
  “我们同时排查出县委班子廉政风险点10个,县级部门、乡镇权力风险点累计2431个,以便有针对性地防控,预防腐败发生。”南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善君说。
  该县还分类编制县党代会、县委全会、县委常委会、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的“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行使职权的范围、步骤、监督等内容,同步规范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流程,形成了完整的县域权力运行体系。
  现在,登录“四川·南江县党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县委领导班子成员的权力清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县级各部门职责权力等,都一览无遗。
  把权力“晒”在阳光下,人们再也不用“雾里看花”。
  民主决策,让更多人有发言权
  数次列席县委常委会的王月华,是南江镇南磷路社区党支部书记。这个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治安状况一度较差,群众反映强烈。
  作为列席县委常委会的代表,她经常走访各家各户收集意见建议,提交县委、县政府决策。如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得到解决,社区面貌焕然一新。王月华说:“这都得益于‘五会开放’。”
  南江县在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乡镇党委会等“五会”设立旁听席,“两代表一委员”、村社干部、工商界人士、法律人士和媒体记者等经群众推荐或本人申请,可以作为代表列席,发表意见或建议。一些会议还在广播、电视、网络上直播。
  据统计,目前全县已累计有1600多人次列席“五会”。他们既带来了基层群众的呼声,又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达给群众,成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巴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罗冬灵说:“县委权力运行要做到公开透明,必须做到阳光明权、阳光晒权、阳光控权、阳光督权、阳光行权。”“五会开放”,正是这一思路的成功实践。
  南江县大兴科学民主决策之风,全委会、常委会实行“书记末位归总发言制”,避免“一把手”先“定调子”;试行议题向下征集制度,召开全委会、常委会前采取公示、调查等方式征集议题,整理成正式议题再提交会议决策,实现了由“少数人定”向“大家定”转变,民意在决策中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已征集到包括打通陈家山隧道、改造黄金新城、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打造东榆工业园等在内的30多个议题。
  南江县还推行县、乡党代会代表常任制,出台了党代会年会工作办法,对党代表履职情况实行民主评议,改变了过去“开会两三天、休会四五年”的现象,把党代会年会开成了定基调、绘蓝图、聚民心、有实效的会。
  围绕“阳光用人”建制度,南江县探索干部“多方向”提名制度,下放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实行乡镇、县级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公开海推”,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科级领导职位“公考遴选”;推行干部“三圈”(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考察,健全干部“后备库”储备制度,综合运用民主评议、民意测验、民主推荐等方法选拔和考察干部,广纳民意,汲取民智。
  对此,南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晓峰感慨地说:“只有充分尊重民意,引导人民群众参与选贤荐能,才能真正让上者服众、下者服气。”
  监督到位,让群众利益得到更好维护
  记者发现,在南江县东榆镇和槐树村的公开栏里都有县委书记、县长、县纪委书记等人的手机号码。这是该县实行的领导干部“手机号码公开制度”,群众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反映情况。
  红岩乡云光村村民胡兴章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该乡偏远落后,乡亲们一直渴望修通公路。今年8月,云光村公布了县委书记、县长的手机号,胡兴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县委书记刘凯的电话,提出了修通公路的愿望。“刘书记当时就表态,‘你们把具体情况用书面形式反映上来,县里认真研究后再决定。’”这个答复让胡兴章兴奋不已。更让他惊喜的是,半个月后,县里宣布将该公路纳入“通畅工程”。
  试点工作中,南江县以服务民生为取向,着力打造了五大公开平台,实现了便民参与“五个零”:
  搭建手机平台,设立“书记信箱”,实行领导干部“手机号码公开制”,民意表达“零距离”;统一公开平台,公开栏建设实现全覆盖,民主监督“零隔阂”;建立网络平台,开通“四川·南江县党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民众问政“零障碍”;打造广电平台,开通“阳光政务”政风行风热线,民生互动“零缺位”;激活传统平台,完善便民服务,社会和谐“零矛盾”。
  “五大平台”综合发力,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群众参政议政热情不断高涨。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网络平台共收到意见、建议和投诉183件,办复175件,办结率达95.6%,满意率达96%;手机平台共收到群众来件339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阳光政务”热线上线单位累计27个,接听电话316个,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都在98%以上。
  刘凯告诉记者:“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对老百姓来说,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与他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只有最大限度地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县委的工作才能被认可。”
  “阳光”不只洒在政务热线直播间,更照亮了基层乡村。
  据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万国介绍,南江在全县522个村都配备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员,负责监督惠民政策落实情况,报告村干部违纪违规行为,向上级反映群众诉求。
  督查员由村内党员公推直选产生,由乡镇纪委直接管理。他们既是“钦差”,又是“谏官”,还是“联络员”。一年来,全县督查员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5160条,被采纳并落实的有2740条。
  四川省纪委高度重视南江的试点工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怀臣近日指出,要在服务大局中定位党务公开,在强化监督中推进党务公开,在完善制度中深化党务公开。
  在总结南江试点工作成效时,巴中市委书记李刚表示,巴中要在推进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中,通过党务公开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核心力量,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攻坚力量,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先锋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只是南江在试点,巴中也正下着更大“一盘棋”。
 
公开透明 阳光用权
华 正
 
  郡县治则天下安。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权力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在县一级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3月,南江县被四川省确定为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县。自此,南江县积极探索县委权力运行规律和特点,紧紧抓住“清理、公开、约束”三个环节创新工作方法、公开载体和监督手段,着力构建权力阳光运行的制度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南江的探索表明,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重点是公开,核心是限权,关键是监督,制度是保证,评价指标是民意。
  实现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重中之重是要以规范县委书记权力为核心,梳理县委职权,确定权力界限,落实集体决策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防范廉政风险;切实发挥党内民主,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群众参与,实施全面监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我们希望南江继续深入探索,为全面推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积累更多宝贵经验。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