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岸区:预防约谈 廉洁二字入人心
武汉江岸区:预防约谈 廉洁二字入人心
“不利用职权为本人及家属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村建设项目;不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假公济私……”2010年10月29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城中村改造预防职务犯罪约谈会上,谌家矶朱家河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刘绪文的声音响彻会场———他代表来自辖区28个村的200余名村官,庄严地作出廉政承诺。
近年来,随着江岸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突飞猛进,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的征地拆迁事务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职务犯罪也愈发凸显,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在人民群众中也造成了恶劣影响。
“我们认为有必要和辖区的村干部们进行一次集体约谈。”江岸区检察院预防人员说,“目的是通过约谈警示教育,敦促有此类犯罪行为的人员及时投案自首;对于正要实施此类犯罪行为的人员,劝其悬崖勒马;对于有此类犯罪想法的人员,通过教育消除其贪念;对于没有发生此类犯罪的单位部门,做到防患于未然。”
约谈会上,江岸区检察院检察长黄定海向与会的村官们讲述了6起发生在城中村改造中的职务犯罪典型案例,总结了该类犯罪的作案手法,如:暗箱操作、瞒天过海;合法掩盖非法,骗取巨款;成立私人公司,接受集体资产等,并剖析了发案原因和症结。
采取约谈形式防范职务犯罪,在武汉市属首创。江岸区检察院从2008年开始尝试约谈,方式包括个别约谈和集体恳谈。发现个性问题的进行个别约谈,由检察院主要领导约请有关单位负责人,共同查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建议,以提个醒、打招呼、亮“红灯”、书面发预警等方式预防犯罪。2008年,了解到球场街一家餐馆排烟管道烫伤行人、高雄路回收废旧电器门点存在火患问题后,该院领导先后两次约请区工商分局领导面谈,列举外地工商部门领导构成渎职犯罪的案例,提出了加大对无证经营的取缔力度和完善验证卫生许可证真假鉴别程序等建议。工商分局高度重视,并进行专项整改,从而消除了诱发渎职犯罪的隐患。
对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社会热点,结合一段时期发案趋势,进行集体恳谈。近年来,江岸区检察院已组织多次类似上述城中村改造集体约谈的活动。如2008年4月,该院邀请区国税局等9家行政执法单位,通报了检察院正在查处的两起行政执法部门公职人员渎职案件情况,剖析了发案原因,提醒各单位注意防范发生类似案件。同年,该院组织辖区104家私营企业业主进行预防商业贿赂犯罪约谈,探求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贿赂犯罪,警示和引导私营业主规范管理、合法经营。2009年3月,该院通过集体约谈的形式,征求7家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意见,共商预防职务犯罪良策,确保中央提出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实现。
2010年,该院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检察约谈工作办法》,将约谈机制进一步规范化、成文化。该《办法》后被作为区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文件下发成员单位执行。 来源:人民网─《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