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综述
注重创新突出特色
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综述
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综述
2011年,全省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选准定位点、把握着力点,用辛劳和智慧描绘了一道道“风清气正促和谐、廉政勤政保发展”的亮丽风景线。
构建“3+1”模式 全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2011年初,省纪委书记陈伦深入通化、白山等地农村调研。针对村级监督工作薄弱的问题,强调要总结抚松县、通化县等地有效做法,把深化和完善农村“三项制度”与加强村务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村官”正确履职,“3+1”模式由此应运而生。7月末,召开全省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暨加强村务监督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工作会议,对推行“3+1”模式进行全面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省里要求,突出做好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工作落实工作,并结合“3+1”模式,通过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通过扩大民主加强监督,用“规范动作”挡住“暗箱操作”。通化市对村务监督进行流程化管理,全市984个行政村全部设置了流程图公示板,对梳理出的综治管理、村民建房、征地款管理等16项制度,严格按照流程图操作。村干部议事干事按程序一步步操作,村民按图示一个个环节监督,提升了村务监督水平。通化县快大茂镇赶马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忠仁说:“现在不
管多大的决策,只要是涉及村集体和群众利益的,都得按程序一步步走,不能跳过哪个环节。这样做,既维护了集体利益和群众利益,也有利于我们村干部不犯错误!”
“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省纪委围绕村务监督委员会选建和规范工作,建立了周报、月报、领导带队检查和通报制度,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顺利推进;制定检查验收方案,先后两次组成9个检查组进行集中检查,并印发通报。全省9279个行政村全部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加强了村级权力监督。2011年全省各行政村共纠正有争议的资产、资源发包合同2171份,否决不合理开支8214项,评议村干部29987人(次),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对村民代表决定执行情况监督30527次。
举办万名村官培训班、千名新任党委书记乡镇长培训班、百名县(市、区)纪委书记监察局长培训班。深入分析查找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2011年以来,全省纠正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问题138个,纠正非法占用农村集体土地735.95亩,监督检查粮食直补等农业补贴发放资金866.1万元。通过规范和制约广大“村官”权力,完善了农村村民民主自治机制,保障了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搭建特色平台推进社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2011年初,省纪委监察厅向全省推广了长春市朝阳区经验。 各市(州)积极搭建和创新载体,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社区重大问题建立完善的公示制度,做到大事小情都公开,一让群众明白、二让群众满意;设立社区廉政“观察哨”,一双双眼睛盯紧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一名驻区领导干部为庆贺子女考上大学准备大操大办,社区监督员了解情况后,与社区干部一起将市纪委的“五条禁令”送到这位干部手上。这名干部将原来准备招待40桌的“升学宴”改为招待亲属的3桌“家庭宴”。
2011年,省纪委监察厅到省属高校重点调研,分析反腐倡廉形势,与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全省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意见》突出高校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完善基建(修缮)工程监管制度,健全物资采购制度,规范招生行为,严格财务管理,规范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升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联系点建设保障党务公开有序推进
2011年1月,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听取汇报,省委书记孙政才提出明确要求;调整省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工作领导和指导;召开省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解决问题,部署推动工作。全省各级党委(党组)普遍成立了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明确任务分工,建立工作机制,完善配套措施,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主管部门指导、基层党组织实施、党员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通过选择联系点、总结推广、稳步展开等阶段性安排,统筹推进基层党务公开。目前,全省60842个基层党组织已全面实行了党务公开,覆盖面达100%。
按照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和全省《实施办法》的要求,规范程序,稳步公开,做到稳定性工作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随时公开。长春市实行党务公开32416次,公开事项51722个。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3572条,接受党员咨询413次,解答问题485个,调整纠正公开内容254次。
省廉政研究中心专门立项研究“吉林省推进基层党务公开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辉南县抚民镇就村里的重大事项实施“点题公开”,省人社厅在门户网站开设党员论坛和党员建议直通车,形成了组织与党员的良性互动。松原市制定了党务公开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建立了党务公开规范化管理体系,与长春理工大学合作研发松原市党务公开管理系统软件,将市直35个党委、149个党总支、1863个党支部全部纳入党务公开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管理。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