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四川实践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四川实践 

 
  新年伊始,四川省纪委第一次常委会议热烈讨论的议题是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了解人民群众对全省反腐倡廉建设的满意度。设置这样的议题,旨在准确把握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切实提升全省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2011年岁末,四川省纪委常委班子成员分别带领7个专题调研组,围绕全省反腐倡廉建设7个方面重大问题开展调研——“找准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为全面推动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
  包括“纪检监察机关如何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担负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满意度”等在内的7个方面问题,都是四川省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中根本性、基础性重大问题。
  四川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调查研究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理念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躬身实践。调研期间的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入乡村、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与广大干部群众沟通、交流、互动,直接听取基层呼声,摸清基层最真实的情况,最终形成的研究成果才能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7份调研报告传递出共同的理念:提升全省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思路谋划反腐倡廉各项工作。
  也正是坚持了科学发展理念,2011年,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力落实中央纪委监察部部署的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任务特别是加强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监督检查,建立了监督检查工作推进机制,创新项目统筹管理机制、联合督查机制,实行了“统筹立项、分类指导、同步实施、集中评审、择优推广”的工作模式,构筑了全域监督、动态监督、一线监督“三道防线”,为全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夺取灾区灾后重建和发展的双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
  统筹运用科学方法
  2011年8月的一天,10多位群众代表和党员代表列席泸州市龙马潭区区委常委会,旁听该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进展情况,会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媒体迅速将党委、政府下一步举措向社会公众公开。也是在8月,泸州市合江县密溪乡柳崖村召开一个关于村道维修的议事会,参加人员除该村“两委”成员外,还有村民议事委员会成员,大伙“锣对锣、鼓对鼓”协商维修费用,会后,相关情况在村务公开栏里公示。
  ——同样是公开决策,监督效果同样良好,但参与者和公开方式却不尽相同。对此,泸州市委领导表示,这是泸州市坚持统筹运用科学有效方法,按照市、县(区)、乡(镇)、村(居)四个层级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产业园区、“两新”组织五个类别,通过“系统化、标准化、常态化”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结出的果实。
  2011年11月,四川省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泸州召开,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怀臣要求按照“分层设计、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将提升惩防体系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为重点,全面推进四川省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
  如果说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是保障和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发展的“重头戏”,那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和衡量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最高标准,更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理念的生动实践。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