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吉林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交出人民满意答卷

吉林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交出人民满意答卷  

  一个个制度,一次次督查,攻坚克难助推经济发展。
  一项项规定,一件件实事,务实作为回应民生关切。
  2011年以来,吉林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不断以反腐倡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是吉林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坚守的承诺,更是他们交出的答卷。
  围绕中心,开展“全程式”监督检查
  吉林省将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切实加强监督检查,融入中心,主动作为。
  开座谈会、实地检查、征求意见、督促整改……2011年6月和11月,该省分两轮对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检查,细化52项具体任务,向存在问题地区下发整改通知,督促限期整改。
  “要切实做到建设资金、投资项目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到哪里,确保吉林省对口支援新疆专项资金安全、透明、高效地管理和使用。”吉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陈伦提出明确要求,并带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新疆开展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资金拨付迟缓和项目手续不完备等问题,督促有关方面进行整改,保证了有关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吉林省2011年计划建设和改造保障性住房42.29万户。“监督检查要注重查进度、查质量、查分配。”吉林省抓住关键环节全程监督检查,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建设资金及分配使用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有力推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综合开工率达102%。
  标本兼治,构建“创新型”吉林路径
  吉林省认真、全面贯彻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案件检查工作座谈会精神,把查办案件工作抓得紧而又紧。
  该省突出办案重点,着力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或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坚决查处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高压态势。2011年8月,该省纪委有关分管领导带领6个检查组深入各市州和省直派驻机构开展专项督查,推动了办案工作深入开展。
  吉林省结合实际,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上”抓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集中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下”抓农村和城市社区,重点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抓“两头”带中间,深入开展预防腐败工作。
  2011年,该省在不同领域确定试点单位,以“五权”为总抓手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改革限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削减、限制和转移一些部门权力,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三公”领域市场运行机制和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权力寻租”问题。
  ——依法确权。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法审核“权力”、界定“权力”、固化“流程”,确保权力来源合法、行使规范。
  ——科学配权。通过适当分解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特别是对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和重要人员的权力分解,形成既相互制约、相互把关,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力架构,着力解决权力过分集中问题。
  ——阳光示权。进一步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及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着力解决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问题。
  ——全程控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严格监控,着力解决权力滥用问题。
  抓基层,打基础。吉林省在城市大力推广长春市朝阳区工作经验,加强城市社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村实行“3+1”工作模式——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勤廉双述”评议村干部“三项制度”和村务民主监督委员会制度。现在,全省村务民主监督委员会实现了“全覆盖”。该省还统筹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有力促进了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
   以民为本,实施“全方位”纠风治理
  群众从身边党员干部的形象来看待党和政府,从身边变化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吉林省纪委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省共排查2008年以来立项开工的规模以上项目6543个,扎实推进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明确了换届纪律10条“高压线”,采取有力措施严肃换届秩序,违反换届纪律问题“零发生”。取消不符合规定的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节约资金674万元。深入开展高考考风考纪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2011年,全省违纪考生数量和群众投诉举报数量同比分别下降84%、95%。
  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吉林省纪委监察厅同有关部门强化价格监管,有效稳定物价;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加强对全省“三帮扶”工作监督检查,督促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据长春、吉林、白城等地调查统计,群众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满意率达97%以上。
  内外兼修,打造“勤廉型”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打铁尚需自身硬。陈伦多次强调:“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依法履职、忠诚履职、全面履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和接受监督。”该省坚持抓工作与抓队伍相结合,以实战锻炼队伍,着力打造一支“铁军”。
  吉林省纪委切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打造“钢铁火车头”。省纪委常委会加强政治学习,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定期召开务虚会,有力推动工作;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执行《廉政准则》,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吉林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对换届后县(市、区)纪委书记、省直派驻(派出)纪检监察机构负责同志开展培训。积极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推行公开遴选与竞争上岗。完善机关工作制度规范,对违反纪律问题严肃处理。
  该省还加强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管理,强化对驻在部门的监督。制定了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全省县级纪委监察局平均增加行政编制6.63名,每个乡镇都配备了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有效推动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记者 董亮 王丹)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