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公开领导干部联系方式:不及时解决问题造成影响将问责
长沙市公开领导干部联系方式:不及时解决问题造成影响将问责
本报独家刊发长沙6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101个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方式已有10多天,其效果如何?如何才能使公开联系方式工作落到实处?昨日,长沙市举行新闻通报会表示,领导干部和民情联络员的手机和办公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或呼叫不通的,市纪委和市委群工办将根据有关制度,视情节予以处理。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姚永春出席。
2011年12月30日,本报公开了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6区的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101个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总计107个单位、1108名领导干部和民情联络员的联系方式,包括姓名、职务及分管工作、办公电话、常用手机、具体办公地点和单位值班电话。随后,各区县(市)不但在各自辖区公开领导干部的联系方式,而且芙蓉区、天心区、开福区、雨花区还将区直部门及街道负责人联系方式通过本报向全市公开。从媒体调查和群众反馈的情况看,这些公开的电话绝大多数顺畅接通。并且从市委设立的两条投诉热线12342和88666247收集的情况来看,到昨日止,大部分系咨询类电话,仅有少量投诉电话。
为确保电话打得通、有人接,市纪委与市委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已联合出台《长沙市公开领导干部联系方式工作管理监督暂行办法》,并将于近期实施。《办法》规定,领导干部落实公开联系方式工作时,应如实公开本人联系方式,认真接听群众来电,耐心细致地听取和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答或回复群众诉求;在接听群众来电和接待群众来访过程中,对非本单位工作职责范围和非本人分管工作范围内的问题应向群众做好解释和说明;对于当场无法解决和解答的问题,应依有关程序办理,并做好回复工作;对因工作原因不能接听群众电话的,应及时回拨电话或回复信息。
针对此前部分地方公布领导干部联系方式后出现的少数手机停机、关机甚至空号、错号的问题,《办法》规定,领导干部及民情联络员联络方式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变更,如发生变更,应将详细信息报市纪委和市委群工办备案。备案后十个工作日内,发生变更的单位应将变更内容通过规定的公开渠道向群众公开。《办法》同时明确,领导干部及民情联络员常用手机和单位值班电话必须确保工作日工作时间内联系畅通,保证群众能及时反映问题。如果领导干部和民情联络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随意变更联络方式;手机和办公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或呼叫不通;手机和办公电话长期非本人接听;与群众沟通中态度不好,多次被群众投诉的,由市纪委和市委群工办根据有关制度,视情节予以处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及时处理,造成重大影响或群体性事件的,将由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进行行政问责。
姚永春强调,要切实做好公开领导干部联系方式工作,确保电话打得通、有人接,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蓄意不接电话、不处理诉求的领导干部,将被问责和处理。(记者 岳冠文 李广军 实习生 陈静姝)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