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辽宁省大连市反腐倡廉宣教工作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辽宁省大连市反腐倡廉宣教工作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笔者日前从辽宁省大连市纪委、监察局获悉,该市坚持深入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制度:每年年初市纪委常委会都要专题研究新年度反腐倡廉宣教工作;“廉洁从政标兵”选树活动,自2002年至今,已坚持了10年;读文思廉教育活动,从2000年开始,12年未间断……如今,该市的反腐倡廉宣教工作已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轨道。
    “要让教育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把握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转变教育思路,变‘要我廉’为‘我要廉’。”这是大连市纪委常委会推进反腐倡廉教育的集体共识。
    在全市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读文章、思廉政、树形象”教育活动,是大连市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项“精品工程”。每月月初,由市纪委、监察局推荐全市领导干部阅读的一篇篇廉政文章都会准时发放到位。这些文章选题精当、富有针对性,使许多干部自觉地思廉践廉,实现“立言”与“立行”的统一。12年来,借助这个平台,市纪委、监察局已向全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推荐发送廉政文章145篇,累计60余万字。
    该市依托《中国纪检监察报》、《大连法制报》坚持开展“读报思廉”教育活动,连续数年在《大连法制报》举办“学法纪,守清廉”党纪国法系列知识竞赛活动,引导领导干部学习相关法律和党政纪规定。每星期都会有2期登有廉政知识的报纸被发放到领导干部家中,不仅使领导干部本人受到教育,也让其家庭成员受到教育,社会反响很好。
    早在2005年,大连市就启动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该市以“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年”、“廉政文化建设普及提高年”等活动为抓手,以支持区、县创办“廉政文化节”、“廉政文化月”、“廉政教育月”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市机关、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农村等全面涌现。市区内近百处廉政文化主题场所次第建成开放,在滨城的大街小巷,廉政公益广告、廉政标语、廉政文艺演出随处可见。
    从2002年起,大连市创新开展“廉洁从政标兵”选树活动,至今已经选树5批共35名标兵。如何让“廉洁从政标兵”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发挥更大的“酵母”作用,变一人廉洁为大家廉洁,进而推动集体廉洁为社会廉洁?经多方调研,他们决定借助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特别是互联网等媒体,组织新闻记者采访团,深度挖掘先进事迹,开设“廉洁从政标兵风采”专栏,进行深入持久的宣传报道。为方便基层学习,他们还将每届评选出的“廉洁从政标兵”先进事迹编成《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宣传手册,免费发放至全市2万多个基层党支部。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了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
    如何将教育形式变得生动活泼,使受教育者积极主动、乐于参与,达到润物细无声,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大连市纪委、监察局坚持与时俱进,通过创新教育形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分层次施教,一直是该市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的一个特点。他们通过每月推荐廉政文章、举办“大连讲坛”宣讲反腐倡廉大政方针等形式,解决了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教育常态化问题;坚持在全市开展党风廉政主题教育,组织反腐倡廉专家报告团深入基层巡回宣讲,解决了广大普通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市、县两级为单位,集中或分开组织全体村干部开展廉洁履职警示教育活动,市、县两级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与村干部面对面教育谈话,及时解决了村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查处的典型案件为素材,注重开展警示教育,是该市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连市以自查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先后拍摄了《扭曲的权力》、《触目惊心的群众身边腐败案》、《2010腐败案件警示录》等警示教育片,在各级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播放,使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受到极大震撼。  (王梅 张传宏)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