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山东省全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山东省全面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村监委成员的建议,村里对速生林、鱼塘进行了公开承包。由于监督到位,打消了村民对村干部是否从中捞取好处的疑虑。”山东省章丘市白云湖镇苏码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袁世忠近日对记者说的这番话,真实反映了该村村监委对村务决策、“三资”管理等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的强大“功效”。
    2011年以来,山东省把加强村务监督作为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扎实推进,成效明显。截至目前,该省有7.3万个村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占应建数的98.07%。
    统筹谋划  层层推进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在2011年初召开的省纪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强调,要适应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要求,从制度层面上提升村级民主监督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省纪委将此项工作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中之重,多次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部署。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要求,把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作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调度,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质量。
    2011年5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农村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意见》,对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组织设置、工作职责、产生程序、权利责任、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
    目标确定,贵在落实。该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把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加强村级民主监督纳入农村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规划,精心组织,明确责任,研究制定落实方案。市县两级普遍建立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为了让村务监督委员会真正成为群众利益的代表者、维护者,让村民信服,山东省明确要求,各地认真抓好成员候选人的提名、资格审查、会议选举、结果公示等环节,严格选举程序,配齐配强队伍。同样,为了使村监委成员尽快明确职责、熟悉业务、提高能力,各地积极组织业务培训,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393期次,培训39.8万人次。
    建章立制  规范运行
    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目标基本实现后,山东省及时总结经验、广泛开展调研,健全制度规范、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措施,逐步建立结构科学、制度完善、制衡有力、监督有效的村级民主监督新机制。
    2011年底,山东省纪委召开全省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明确村监委工作职责,对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实施监督,防止独断专行和盲目决策;对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实施监督,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实施监督,切实维护集体和村民利益。
    根据部署,该省积极健全完善村级事务听证、质询,以及村干部公开承诺、勤廉双述、考核评议、责任追究等监督制度,逐步形成科学配套、规范有效的机制制度。在济宁市,村监委成员对当月村集体收支单据、票证逐一进行审理,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进行审查监督,群众可随时对公开的档案和资料进行查阅核对。
    该省积极建立健全与村监委履行职责相对应的制度规定,确保村务监督有章可循。记者在烟台、威海等地采访时发现,村监委成员列席有关会议、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审核集体资金收支等一项项制度的出台,有力保障了村监委的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和建议权。
    该省还着力完善村监委内部工作制度,指导村监委细化监督内容、规范监督流程、完善监督方法,建立健全议事规则、工作报告等制度,确保村务监督规范有序。
    强化监督  促进和谐
    2011年11月26日,阳谷县安乐镇刘庙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一大早来到村委办公室,会同村里的报账员对上月的发票从1元钱的圆珠笔费用到上万元的工程费用,逐一进行核对。其间,村监委成员发现一张85元的购物发票与实际情况不符,当场将其撤出,要求经办人予以纠正。
    这样的例子在山东省还有很多。对此,省纪委副书记郭建昌表示:“全省范围内建立村务民主监督制度,实现了村级监督由分散到集中、兼职到专职、事后到全程的‘三个转变’,在规范村级权力运行、监督村级事务运行、搭建干群对话桥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记者了解到,该省实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以来,强化了对村干部权力运行和村级事务的监督,增强了村干部规范权力行使、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潍坊市规定村监委参与村务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督,督促村“两委”及其成员抓好结果与过程并重的村务、党务公开制度落实,有效防止了村干部决策失误以及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由于村监委负责村民民主理财,对村级日常收支及有关财务凭证进行审核,改变了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不透明问题,促进了村集体增收节支。莱芜市钢城区辛庄镇党委书记魏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各村村监委对违规及不合理开支行使否决权,使全镇减少不必要开支105万元。”
    村监委还发挥民主监督的独特优势,搭建起干群对话的平台和桥梁,使村务开展更加贴近群众心声、满足群众诉求,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及时从源头上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临邑县全面推行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后,村监委成员上报矛盾纠纷、信访隐患210件,化解集体访、越级访苗头38次,协助县乡纪委查实违法违纪行为51起。(记者 李亮科)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