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河北省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河北省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

      “行政效能是科学发展的软实力。以效能监察力促行政提效,是纪检监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关键之举。”谈到全省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河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臧胜业表示。
    近年来,着眼于建设廉洁高效政府、服务科学发展,河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不断探索工作路径,着力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源头,确保权力规范高效运转
    建设高效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是突破口。近年来,河北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依法最大限度地削减、下放审批事项,积极建设高效勤政的“有限政府”。5年来,先后分5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626项,削减率为59.3%。目前,省本级保留实施行政许可项目496项。
    以壮士断臂的勇气削权、放权之后,加强对保留事项的监管便成为提高行政效能的关键。
    为了实现对政府重要行政权力的全面监督,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对部门依管理需要实行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监管等三类事项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全省共清理出行政许可事项375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181项、行政监管事项3404项,其中省本级行政许可事项49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63项、行政监管事项538项。澄清和明确了每一事项的实施依据、办理条件等,使事项办理和监督检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此基础上,建立季检查、季通报制度,对三类事项办理情况实施全程动态监督。重点检查办理时限、办理条件、受理范围、收费依据、工作质量等情况,每季度的监督检查情况均呈报省委、省政府领导,并公开通报。
    在2011年下半年的监督检查中,全省共有187人受到追究,其中纪律处分49人,免职4人,调离岗位10人, 辞退1人,离岗培训5人,效能告诫118人。
    抓重点,确保效能监察落到实处
    “行政服务中心是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行政高效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是河北省效能监督的一大重点。”河北省纪委副书记、监察厅厅长马玉蝉介绍说。
    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上,该省突出统筹规划、体系化建设的思路,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全省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实施意见》,力求使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做到“六统一”:进厅项目统一、项目名称统一、办理条件统一、办理程序统一、办理时限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最终实现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的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集合优势。
    在此基础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明察暗访、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督促各级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次收费”的服务模式,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制约效能建设的问题。目前,全省有10个设区市、162个县(市、区)、12个派出机构(开发区)、1838个乡(镇、办事处)、34037个村(街道)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站、室),县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4%,全省政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项目建设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项目建设的效能是衡量行政效能的标尺。全程跟踪项目建设,深入查纠影响效能的突出问题,是该省效能监察工作的又一重点。
    从2011年起,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项目跟踪。省纪委、监察厅从社会关注、群众关切、建设过程中问题易发多发的项目中,选取了10个项目作为省本级跟踪项目;各市也参照这一做法,总共确定了190个项目实施跟踪问效。在项目跟踪过程中,一些地方在项目审批和建设中擅自增设审批条件和环节、超时办结、推诿扯皮、故意刁难以及政策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浮出水面,对此该省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治理。如在办理固定投资项目核准和用地预审手续中,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国土资源厅对相关政策认识不统一、办理条件互为前置。针对这一问题,省纪委、监察厅组织两部门进行了论证和协调,督促省国土资源厅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定清理了前置条件,避免了此类问题再度发生。
    抓创新,确保效能监察实现新突破
    提高行政效能,创新是必由之路。近年来,河北省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到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优化发展环境的各个环节,以创新性举措推进工作、实现突破。
    政府部门是效能建设的主体。该省纪检监察机关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级各部门创新工作载体,大力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主题活动。石家庄市连续两年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召开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广播电视大会,在全市掀起“效能革命”,下大力气解决机关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廊坊市强力启动“效能廊坊”建设活动,着力解决责任不强、作风不实、干劲不足、执行不力、管理不严、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邢台市开展“效能提升年”活动,努力打造“政府服务零收费”城市……形式多样的效能监察主题活动,形成了监督推动与部门驱动相结合的效能工作合力,放大了效能监察工作的效果。
    制度创新是效能监察的有力支撑。该省注重建立和完善制度体系,努力实现效能监察的规范化、常态化。近年来,该省相继出台了行政机关首问首办负责制度、行政机关限时办结制度、对机关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投诉举报的处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使行政机关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能,从源头上防治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为有效解决行政权力运行中随意性强、操作不规范、信息透明度不高等问题,该省大力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网上行政服务管理中心,负责组织推进网上审批、网上办公系统建设。省本级非涉密行政许可事项已全部实行网上办理和电子监察。一些市、县积极推进联网运行、信息共享,对行政审批及服务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和视频监控,促进了行政权力的规范高效运行。目前,全省县级以上网上审批覆盖率达到77%,电子监察覆盖率达到69%,提高了监督效果,降低了监督成本。(记者:张素娟)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