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宁波“三思三创”转作风促发展

拒绝“小富即安” 摒弃“小进即满”
宁波“三思三创”转作风促发展 

   社会发展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在媒体公示,领导干部公开承诺:以一年为期,逐个破解难题,全程接受群众监督……这一幕,发生在今年浙江省宁波市“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以下简称“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为促进机关效能增速提质,整治干部队伍不良风气,该市自去年起开展“三思三创”活动,吹响了作风建设持久战的号角。  
  2011年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宁波市“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  
  有没有奋发做事的激情?有没有大局至上的意识?有没有勇于担责的气魄?有没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没有高效服务的作风?有没有亲民为民的情怀?有没有干事创业的本领?有没有艰苦创业的品格?……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辉忠向在场的1500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问时,“振聋发聩”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现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了‘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如果不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取得的成绩就会成为今后发展的负累,已有的经验就会成为阻碍创新的‘路径依赖’。”市委常委寿永年说。  
  宁波市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确立更高的目标,克服自满、自闭心态,力争在新一轮科学发展中走在前列。党员干部们比学先进、查找差距、扎实整改,切实解决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创业创新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三思三创”活动不变的主基调。  
  “三思三创”活动中,宁波市党员干部将“提速、正风、治奢”行动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有机结合。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纷纷推出午间便民服务举措,或取消午休,或缩短午休时间,或错时值班,或提供预约服务,把方便群众办事放在首位。江北区白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水萍和同事们走访了周边110户居民,身体力行,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今年2月,宁波又启动了为期5个多月的“干部进村入企、一线解难创优”活动,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走访了所有行政村和部分企业,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和农村公共服务中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难、加快转型升级。  
  “既要身入更要心入,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暨军民表示,全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对待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伴随“三思三创”活动的推进,宁波党员干部纷纷行动起来,全市上下剑指发展难题,洋溢着攻坚克难的激情。  
  2011年,全市22条“断头路”全部打通,拆除或改造燃煤锅炉235台;“上学难、上学贵”的教育问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窗口服务问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社会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今年,宁波巩固作风建设阶段性成果,建立健全备案、公示、督查、考评、对账问责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同时,自我加压,立下了攻坚克难的“军令状”——重大项目“双百”突破、高成长企业三年培育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建设提升、中心城区三江片城中村改造、菜市场改造提升、城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十一大专项行动,立足难题,目标明确。  
  “广大党员干部要紧贴地方发展阶段和工作实际,切实增强创业创新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振奋精神干事业,改进作风破难题。”展望“三思三创”下一步工作,暨军民信心十足。(黄 合)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