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研究交流

甘肃省积极推进事业单位“阳光招聘”

甘肃省积极推进事业单位“阳光招聘”

  近年来,甘肃省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作为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探索建立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新机制,大力推进“阳光招聘”,努力提高用人工作的透明度和群众满意度。2011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100多名,全部做到了公开透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四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省上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为组长,纪检监察、人社等部门为成员的人事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省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各招聘单位都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招聘机构,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二是责任落实到位。明确公开招聘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将责任细化到人。省人社厅负责公开招聘的政策指导、监督检查、管理和招聘计划、公告的审定工作,各招聘单位负责招聘考试考务工作。省人社厅与招聘单位签定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责任书”,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三是政策衔接到位。制定下发了《关于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方式和违纪违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通过编发工作简报,对各市州、省直各部门的招聘工作进行指导,及时把国家和省上有关公开招聘的要求传达到基层。四是监管督查到位。建立了纪检监察机关重点督查,人社部门综合监管,招聘单位自我监督,社会和考生监督的“五位一体”监管机制,确保公开招聘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积极稳妥推进,坚持“四个先行”。一是制度建设先行。2011年,省委办、省政府办下发了《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明确要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实行公开招聘,从制度设计上注重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并对公开招聘的范围、形式、条件、组织管理进行了具体规定,使公开招聘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宣传发动先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广泛、深入地宣传《暂行办法》,为推进“阳光招聘”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调查摸底先行。组织各地各部门对公开招聘的单位范围、岗位条件、工作程序及时限等问题进行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公开招聘方案,并分阶段、分行业在《甘肃日报》刊登了六期公开招聘公告,对招聘的2194个岗位全部进行了公布。四是监督检查先行。纪检监察机关会同人社部门从招聘方案、程序到报考人员条件等各个环节严格审查,对集中考试参与巡视,对群众来信来访跟踪督办。
   三、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依法依规。严格执行《暂行办法》,先后取消50名不符合招聘条件、群众有反映的拟聘人员的资格。二是坚持公开透明。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对公开招聘工作的各个环节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坚持“三个不受限制”。即招聘人员不受身份限制、不受教育形式限制、不受地域限制,拓宽了用人单位广纳贤才的渠道。四是坚持边查边改。组织招聘单位认真开展 “四查四看”活动,即查认识是否到位、看有无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查政策是否规范、看是否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查程序是否规范、看有无“暗箱造作”的问题,查执纪是否严明、看处理问题是否得当,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招聘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实施“阳光招聘”,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建立了新的用人机制,打破了用人上的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行为。二是逐步形成了纪检监察机关、人社部门、用人单位协调一致、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公开透明的工作格局,有效防止了“内部招聘”、“人情招聘”、内定名单等问题的发生。三是提高了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选人用人质量。事业单位普遍反映通过公开招聘选来的人,学历层次更高了,实际能力更强了,更符合单位需要了。四是大大提升了人事人才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公开对称的信息资源和公正透明的操作程序,既让应聘人员有更多的知情权,又扩大公开招聘工作的社会知晓面,从而提高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目前,公开招聘已经成为全省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的主渠道。 (据甘肃省纪委信息)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